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即使到了年底似乎都没有收尾的样子。11月3日,一条爆炸性新闻在朋友圈和各大网络平台轮番滚动---上交所发布关于暂缓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的决定

蚂蚁科技如果还有人不熟悉,它背后的老板马云相信没有人不知道了,这位传奇式的当今中国首富十几年来一手缔造了阿里帝国,累积了巨大的财富,也为无数人筑起了发家致富的美梦。

然而,就在2020年10月底的外滩金融峰会上,马云公开发表言论:“好的创新不怕监管,但是,怕用昨天的方式去监管。”11月2日,四部门联合对控股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和总裁胡晓明进行监管约谈。仅仅一天后就发布了暂缓蚂蚁科技上市的消息。

短短半月之间,马云的资产蒸发150亿,这不得不让我们开始认识到,金融大鳄也有失蹄的时候。

如果说,马云蒸发的资产只是金融市场的一个数字,那么陕西这位前首富荣海背上的2亿债务可就是实打实的债务了。为此,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荣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中国十大民企英才”……拥有众多头衔的他,最初的时候,只不过是一名普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短短30年间,他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并将它发展成集团公司,最高的时候总资产达到40亿,那还是在比较值钱的21世纪前十年。

出身普通,出手不凡

1957年,荣海出生于陕西安康,从小爱好广泛的他是个求知欲旺盛、学习能力极强的人。

70年代,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还不到十六岁的荣海被分配到农村,他个子矮,年纪也最小,却被委派为知青组的组长。

没有任何务农经验的他一开始做得并不太好,因为过着没有计划的日子,他们的食物经常提前就吃完了,到了月底大家只能饿肚子。

农活对这些知青来说也比笔杆子要沉重的多,背着柴火在山里来回一次都够他们喘不上来气,但是荣海还是找到了他的生存之道。

因为食物不够,他总是吃得比别人少,常常只能啃红薯,把米饭都留给别人。但是任何农活他都不会落下,在一次运输粮食的时候,他还差点从山坡上滚下去,小命差些不保,可是这些他从来不跟家里人说,一个人默默扛下了所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重要的是,他凭借自己好学的天性自学了很多农业相关的知识,组织知青们用科学的方法种田,到了评比的时候,他们种的玉米、豌豆和其他农作物产量比当地农民种植的要高出许多。

为此,荣海作为全省知青代表,站在了人民大厦的主席台上进行演讲,随后《陕西日报》以显著的位置刊登了省委书记与荣海亲切交谈的合照,这让他在当地小有名气起来。

下海经商,声名远扬

经过三年的打磨,荣海结束了知青的生活,他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学习,回到了城市的怀抱。1976年到1979年间他在西安交大念计算机系,毕业后在学校任职。

我们都知道西安交大是一所著名的理工科大学,都说西交大出人才,荣海也是一众西交大天之骄子中的佼佼者。

1982年他赴上海复旦大学计算机系进修研究生,2003年北京大学EMBA毕业。荣海的履历表里没有一点水分,都是含金量非常高的学历,这足以证明他的实力。

1988年,荣海在西交大任职教授。他发现虽然当时计算机行业发展得非常快,但是学校的设备却老旧不堪,学生使用7,8年前的旧设备怎么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呢?

他开始思考自己能不能把专业知识和技术优势利用起来,自己开创一番天地。同年6月,荣海创立了西安海星计算机控制与接口技术研究所,在一间不足60平方米的废旧车库开始了他的创业。

当时,大学教授是个金饭碗,放弃这个饭碗去经商是一般人不敢想的,当时管做生意叫“下海”,荣海说当时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开始做一家企业了,他只是觉得学校里的东西已经落后于社会了,他隐约感到这是一个机会,于是他边摸索边实践,3万元启动资金,一辆自行车就是他唯一的装备。

他所做的其实也比较简单,就是给各种公司企业安装计算机系统,但是在当时,没有几个人有这种能力,更何况一家专门的公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荣海敏锐地抓住了这次机会,短短两年时间,他这家“车库公司”就赚了两百万,30年前的两百万可是一笔巨大的款额,面对这样的财富,当初一起创业的同事们做出了令荣海难以接受的决定。

有人看到赚钱这样容易,就想自己创业,有人想拿到自己的利润,在金钱和利益面前,曾经的同伴们分崩离析。

荣海每每回忆起这段艰难的时期都会形容它是一个最寒冷的冬天。但他仍然没有关闭公司,他对剩下的员工说:“有牌子在,海星就垮不了,我们一定会东山再起”。后来,荣海自己分析这次创业失败的原因:制度的不健全。

1991年,海星公司签下了康柏电脑的代理合同,虽然条件极其苛刻,但是他们在短短6个月间做到了一年的营业额,利润有800万。

之后,荣海将成功经验复制在其他电脑品牌上,成功签下了IBM、INTEL、惠普等世界顶级电脑公司的合同,从此,海星的名字在陕西省打响了。

1999年,海星科技在上交所上市,成为一颗闪亮的新星。

海星科技是第一家获准上市的民营企业,荣海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他自身完成老板到企业家的转折点,如果说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超越了追求财富的梦想,那么社会使命感则成为真正的企业家不容回避,不断追求的更高境界。

2002年,荣海位列福布斯《中国财富榜》第12位的富豪。

难以把握的多元化经营

海星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呈现一种多元化的状态:1993年海星在陕西首家引入连锁超市;1994年海星涉足地产业;1995年,海星集团投资现代果品深加工……房地产、生物医药、商业物流、外贸、公路交通、食品等多个领域,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壮大,荣海开始四面出击。

当企业规模达到以亿为单位时,如何去平衡这些多样化的产业成了一个难题。

2004年,海星参与了一些投资项目,但是没有把握好时机,最后造成了较大的亏损。随后,海星又在财务情况不太充裕的情况下投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此他们不得不转让了一部分连锁超市的业务给其他公司。

没想到的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海星的资金链断裂,原本计划扣除2年的工期用剩下28年的高速公路过路费等费用来回收成本,却因此而造成项目资金不足而无法完成,最后荣海还负债2亿。

最后,他不得不将海星科技卖给了格力集团,2008年6月,海星科技由格力集团全盘接手,董事长由格力集团鲁君四先生担任。至此,荣海这位一代陕西首富退出了他亲手打造的公司。

虽然有人说莫以成败论英雄,荣海一路走来不容易,他也有他的难处,毕竟他也曾经成功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海星科技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它的命运可以说是牵动了无数民营企业的心,所以更要对它身上的问题进行反思。

2004年前,海星的发展普遍被大家看好,可以看到这时海星集团的相关业务主要在连锁超市、地产业和果品加工。

连锁超市、24小时便利店、房地产开发,这些无一不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一些上升产业,而陕西果业资源丰富,也非常适合进行果品加工生产,识时务者为俊杰,荣海在这一版图上做的决策是非常明智的。

但是2004年后,海星集团过于依赖资本和一些大型项目,在投资风险不明确的情况下盲目乐观,造成了公司经营不善,此时若是将投资策略侧重在他们熟悉的老行业上,也许企业还能重振雄风。

可惜的是,荣海仍采取广撒网的策略,忽略了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不确定性,终于在投资了21亿高速公路基础建设项目上遭遇资金链断炼,最后被迫卖掉了海星科技。

企业多元化经营更要小心规避各行业的风险以及平衡资金的投入产出,荣海正是在这些重要的核心问题上没有把握好,才导致了后面一连串的失败。

小结:

如今的金融市场千变万化,看上去有很多机会,但是能把握住的人不多。股神巴菲特的合伙人及其导师查理.荣格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他说:“光有好机会是不够的,它们必须处在我们能看明白的领域。

世界上并不存在一套万试万灵的可以用来判断是否能成功的做事方式,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小心谨慎的避开我们不熟悉的领域,做我们会做的事情,这样的话,至少你是在朝着成功迈出你的脚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