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产警匪片《除暴》脱颖而出,夺得周末票房冠军。

以往,一说到警匪题材,许多网友都提不起兴趣来。毕竟,这些年来的警匪片已经烂大街了,都是演着同一个套路。即使是一些非常好的题材,受制于当前的拍摄环境,尺度也不会拍得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除暴》却不一样,以从未有过的尺度,将当年的“内地第一悍匪覆灭记”拍了出来,真实性令人不寒而栗。小编并非资深影评人,也没有资格给这部电影评分,只能从一个军迷的角度谈谈对电影中出现的几种枪械的感受。

一、64式小砸炮

64式手枪全称是1964年式7.62毫米手枪。该型枪是在德国PPK手枪和国产52式手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其实,因为混乱的影响,该型枪一直到80年代才开始大规模生产并装备军警。

64式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警察长期携带。据说,歹徒购买制式手枪,基本都会选择64式或77式。它们体积很小,可以随意放入口袋中,而几乎没人选择54式手枪,因为体积较大,不好隐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64式最大的缺点就是配套的7.62毫米手枪弹威力太小。据说,在某一年的劫持人质案中,2名特警使用64式手枪连续射击了12枪才将歹徒击毙。因此,64式有个绰号叫“小砸炮”。

二、77式手枪

77式手枪的全称是1977年式7.62毫米手枪。该型枪为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二款手枪,精致小巧,令人爱不释手,于1981年开始生产,主要装备我国的警察和武警,它的近距离杀伤力较大。

77式手枪的最大特点是枪套筒与护弓一体,与别的手枪需要双手才能上膛不同,77式可用持枪手的手指扣动扳机护圈,带动套筒后退,完成上膛动作。这个功能非常具有实战价值,掏枪的同时随即完成上膛,或者枪在衣兜里时,一只手揣进衣兜悄悄上膛,关键时刻是能救命的。

77式还有一个特点是击锤内藏,这个特点备受吐槽。由于没有外露击锤,则不能确认枪是不是在待击状态,也没有膛内有弹指示器,看不出枪膛内是否有子弹,早期的77式能锁住扳机的保险只有一个,再没有其他保险机构,曾发生过走火事故。

三、79式冲锋枪

79式冲锋枪的全称是1979年式7.62毫米轻型冲锋枪。该型枪械设计于1979年,1983年正式生产,据说,到目前的产量已超过30万支。

该型枪的研发过程真可谓一波三折,它最早是在1965年立项研发,结果第二年就发生了混乱,研发工作被叫停,1967年再次启动,1969年又被叫停,真正的研发时间是1970年到1979年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80年代的“两山轮战”中,79式装备到部队。可在实战中,战士们都发现79式不太好用,出现了输弹不畅、卡壳、射速过高等问题。据说,我国当时生产的钢材质量不好,弹匣里面的托弹弹簧寿命短,极易失去弹力,所以输弹不畅。而导致子弹卡壳的主要原因是,79式用的是枪机回转式开、闭锁的方式射击。后来,部分军队转隶为武警,79式也随之到了武警部队中。在上世纪90年代的缉毒战役中,79式再次暴露出问题,有2位警察因为79式的故障而牺牲。

因此,79式冲锋枪是一种不受人待见的枪械。

四、观后感

在电影里,64式和77式出镜率很高,可惜的是,对用指头推住护弓上膛这个77式标志性特征没有给特写镜头。

79式冲锋枪的射速与声效,在电影中的表现力都可圈可点。另外,电影预告图中女主角用79式抵肩射击的动作也非常真实,左手握住弹匣后拉右手前推,因为79式虽然号称是轻型冲锋枪,但后坐力并不小,女主角正确的射击动作能提供不错的稳定性。据说,女主角在拍摄前用真79式训练过,这种精神值得现在一些所谓的小鲜肉好好学习。

无奈的是,面对悍匪使用的卡拉什尼科夫和54式,上述64式、77式和79式均显得火力不足。这也是当时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64式、77式和79式虽然毛病多多,但的确是陪伴那个时代警察的好伙伴。老警察对这些老伙计还是有感情的。

总之,从枪械方面看,这部电影绝对是用心了,给我们真实还原了那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