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晚间,弘阳地产的一纸公告宣布了张良的离职。

根据公告,张良因欲分配更多时间于个人事务上,提出辞任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成员职务,自2020年11月22日起生效。

同时,张良也辞任了弘阳集团执行总裁一职。公告称,张良辞任后将不再担任弘阳地产及其附属公司任何职务。

“三年之约”期满之际,张良选择作别,回归曾经的医疗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年之约将满

对于弘阳而言,张良可谓是不折不扣的“攒局人”。

进入地产行业之前,张良曾有过多年医疗行业从业经历。其切入地产赛道始于旭辉,2012年,张良加入旭辉,彼时旭辉销售额仅为50亿元,通过重组HR团队,建立人才标准,完善制度体系,张良用5年时间助力旭辉业绩翻了10倍。

有接近旭辉的知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旭辉今日成功离不开张良的助力,“内部对张良评价非常高,作为地产圈的顶级CHO,他是旭辉人力体系的奠基人,在任时实现了旭辉从50亿到500亿的组织变革”。在旭辉期间,张良引入高质量职业经理人团队,完成了内部文化重塑和组织形态搭建,不仅让旭辉弯道超车,实现规模的高增长,更筑起人才战略核心竞争力让其在行业赛道中显示出较高的内部驱动力和持久力。

正是这段经历吸引了弘阳集团董事长曾焕沙,他希望复制旭辉的成长路径。

坊间传言,为了邀张良加盟,从“三顾茅庐”到“豪车相赠”,曾焕沙费了不少心思。2017年11月,离开旭辉短暂停留过中南、中梁后,张良接下了曾焕沙的委任状,出任弘阳集团执行总裁。据悉,张良来弘阳时,就与曾焕沙有过一个“三年之约”,即帮助弘阳搭建好组织架构,并带领这家区域型房企走向全国。

彼时,弘阳已萌生上市之心。第三方数据显示,2017年底,弘阳以178.1亿元的流量金额排名行业第95位,这也是其首次跻身百强行列,加之项目布局高度区域化以及高负债下的财务风险,要想获得资本市场更高的认可,弘阳显然需要一个更具成长性的未来故事。

张良的助力让曾焕沙对弘阳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其提出“2020战略”,即2020年完成千亿目标,地产实现“千亿规模”,商业完成“百店计划”,物业成为品质领先的社区综合服务商。

张良到来后接连在地产圈掀起了一轮空前的“挖人大战”,9位来自旭辉、泰禾、新城等新“千亿”房企的高管携手空降弘阳,涉及营销、财务、商业运营等多个方面。

除了广纳贤才,弘阳也在组织架构方面进行重大调整,南京总部之外,还成立了上海总部。

2020战略延期

大量明星经理人的加入助力了弘阳业绩的增长,2017-2019年,弘阳地产分别实现销售额257.3亿元、473.4亿元、651.5亿元,这也意味着,2020年其需要保持53.49%的增幅才能实现千亿之约。预判千亿目标存压后,今年3月,弘阳在业绩会上主动降速,表示千亿战略推迟,今年目标750亿元。

根据公告,截至10月底,弘阳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额64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86%。克而瑞数据显示,弘阳截至10月底的权益金额为291.8亿元,权益占比45.24%,相较去年底的53.4%,权益占比减少8个百分点。牺牲权益冲规模也影响了弘阳业绩的含金量。2020年上半年,其实现营业收入约为96.24亿元,毛利为24.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3%和115%,然而,报告期内其毛利率、净利率却出现下滑趋势,尤其净利率同比下降9.2个百分点,归属股东的净利润也减少8.83%。

地产千亿战略推迟的同时,商业的百店计划既定节点恐也实现无望。

2020年初,万达高管沈嘉颖加盟弘阳集团,出任总裁,重点分管商业,不过沈嘉颖团队的到来并未显示出与弘阳较高的适配性。有接近弘阳的人士表示,“万达商业高举高打、一城一广场,而区域房企起家的弘阳并没有强大的品牌背书。”这一打法的不适配导致今年以来弘阳商业暂无新拿地项目。

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弘阳已开业4座弘阳广场,另有11座弘阳广场正在筹备,今年上半年弘阳开业3座广场,这也意味着截至今年上半年,弘阳在建及运营的弘阳广场共有18座,距离曾焕沙的“百店计划”相去甚远。

有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弘阳商业的实力尚没有形成“双轮驱动”的逻辑,不仅相较新城、万达等存在差异,也不及宝龙等同行。

上述业内人士坦言,张良在弘阳发挥的效能相较旭辉没那么高,主要原因是时代不同,机遇也不尽相同,弘阳已经错过可以加杠杆发展的时代,“时代机遇至关重要”。此外,其表示,弘阳的底层业务能力也有待加强,以投资为例,2019年弘阳高溢价拿下佛山、合肥、常州、南通等多幅地块,投资的误判需要弘阳来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