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给人的印象总是在“赶时间”。这里的大学很多,青春的节奏是“快进”,大家都狂点“刷新”。速度带来烦躁,便利加重烦躁,南京的心态就是再也不愿意等。于是,南京的“慢”成为稀缺资源,高淳的地盘便是以“慢”刷出了存在感。以前谁知道高淳呢,南京人都不一定知道,竟然以为是隔壁安徽的县城。这是南京的属地,虽然讲着“安徽话”,住在“徽派”建筑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京的高淳县因生态环境保护良好,一片叫作“生态之旅”的区域得到了世界慢城联盟的青睐,获得“慢城”称号。“慢城”,是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根据世界慢城联盟的规定,获评的城镇、村庄或社区必须人口在5万以下,追求绿色生活方式,支持传统手工方法作业,不设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具体规定多达54项。高淳县,地处苏皖两省交界处,属于长三角经济区和江苏沿江开发区域。原来这里叫高淳县,这几年刚改成高淳区。

春秋时期,周景王四年,吴王余祭在离今高淳区城东面十五千米的地方筑“子罗城”。因城高坚固取名“固城”,即今固城镇。并以此为基础设立“濑渚邑”。现在,固城镇蒋山村成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江苏最美乡村。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改濑渚邑为溧阳县。明朝弘治年间从溧水县分出置高淳县,县治为淳溪镇,属应天府。县因高淳古镇而得名。高淳镇即今淳溪镇。“生态之城”在南京算不上亮点,但“慢城”这样一个称号,对于一直习惯于急躁的南京人来说,确实引人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1999年起源至今,全球24个国家有了135个“慢城”,而高淳则是我国第一个“慢城”。如今,南京人的时间观,已经停不下来了。这里的人时刻看着钟表,一步到位、名利双收、嫁入豪门、一夜暴富、35岁退休……,然后去高淳的老街享受时光里的美好。高淳区东部为茅山、天目山余脉结合部,是蜿蜒起伏的丘陵山区,西部为碧波荡漾的固城湖、石臼湖所环抱,是河网稠密的圩区。

高淳的文物古迹、人文景观遍布全境,众多的古建筑中,古戏楼尤为突出,充分体现了高淳是一个慢悠悠地“戏曲之乡”。高淳紧临安徽边界,受徽派文化的影响,加上以前封闭的交通条件,这里以前与南京走动不多,却一直和安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至今高淳区的古建筑和生活习俗都深深地落下徽文化的影子。这也是老南京人总把高淳老乡错当安徽邻居的原因。高淳老街坐落在淳溪街道,这条街道一共有800米长,道路是由青石板铺成的,整条街呈一字走向,两边的建筑几乎都是明清时期修建完成的,这里的建筑既有鲜明的皖南徽派风格,又有浓烈的地方特色,整条老街建立在水边,颇具小桥流水的风味。

高淳老街的建筑已经有破旧的痕迹了,所有老街建筑均为黑色屋顶白色墙壁,屋檐和窗棂都有着精美的木雕,这些都是徽派建筑的典型特点。“青砖小瓦马头墙,飞檐翘角花格窗”,就是这般模样。这条老街是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街,被称为“金陵第一古街”。高淳话属吴语,但是和苏州、无锡、常州等地的吴方言有着显著差别,老的高淳人说话,南京人是听不懂得,这里的方言被称为“古韵方言活化石”,具有独特的价值。当然,“慢城”并非不发展,也不是完全摒弃现代生活方式。高淳立足高效生态观光农业,为当地百姓保留了选择绿色生活方式的权利,不断加大国际慢城品牌保护和推广力度,强化旅游节庆宣传,大力开发新型旅游产品,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高淳,不断加大特色小镇培育力度,深化小镇客厅、小镇标志等标准化建设,推进慢城小镇生态运动休闲社区、国瓷文创产业园、水韵小镇活力滨水湾等项目,在这里“慢”是主题,“慢生活”是时尚。高淳吴风楚韵、古今交融,不仅拥有见证时代变迁的物质文化遗存,还有现代节奏的商品渠道特色。这里打造了全球供应链小镇,加快建设中电建全球贸易服务综合基地和光亚工业智造数字展览平台,推动供应链企业集聚发展,上线企业已经突破2万家。这就是国际慢城,闲静高淳。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