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学活地图”,自然对于新高考十分熟悉了。对于高一的学生和家长来说,面对新高考,要分五步走,保证你选择科目、填报志愿不发慌。

这五步分别是:懂政策,明规则,探自身,留记录和晓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懂政策,指的是懂得新高考的政策。最早实行新高考的省市分别是浙江省和上海市,而这两个省市的新高考政策是完全不同的。

在考试科目上:浙江省是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之外,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技术七科之中选择三科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上海市是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之外,再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六科之中选择三科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在赋分方式上:浙江省是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直接计卷面分,每科满分150分,而选考科目计等级分,每科40分起点,三分一档,每科满分100分,高考总成绩满分750分。上海市三门主科同样直接计卷面分,每科满分150分,选考科目40分起点,三分一档,每门是最高70分,所以高考总成绩满分是660分。

作为新高一将要面对新高考的学生和家长,要首先搞清楚自己所在的省市,参照的究竟是浙江模式还是上海模式,这是缪老师说的第一步!

所谓明规则,指的是明白新高考的填报规则以及自己所在学校的学科规则。

填报规则方面,浙江省是完全以专业为先导,普通批次共有80个填报单元,每个单元都是一所学校+一个专业。而上海市则是选用院校专业组为填报单元,大学把选考科目要求相近的专业归成一组,同一所高校可设置不同数量的“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本科普通批次设置24个院校专业组。

所在学校的选科规则方面,要看自己所就读高中的层次和优势学科,除了排名比较高的高中之外,其他的高中在选科方案的设置上,能够全部开放所有选择可能性给学生,进行自由选择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毕竟学生管理、师资配置都是问题,那么如何在学校开放的有限选项之内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就是学问了。一般情况下,要足够了解自己学校在各个科目的师资配置和师资水平。

讲到这里,缪老师说的第二步很明确了,那就是明确志愿的填报规则和自己所在学校能够提供的选科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高考的初衷有一项就是对于学生实现更加人性化的选择,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去选科,间接实现有针对性的选择大学专业。在浙江投放招生计划的所有大学,将自己招生专业对应的选考科目直接制定好,同样在上海投放招生计划的所有大学,也将自己招生专业组对应的选考科目直接制定好(注意两地之间有一个“组”的区别)。

作为新高一的学生,比较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好好的探究自己,挖掘自己。搞清楚自己的天赋、性格、爱好、特长究竟是什么,并且有针对性的去选择更加适合自己学习的科目,以便在填报的时候选择对应的大学专业。这就是缪老师说的第三步。

与旧高考不同,新高考总共没有实行几年,所以沉淀下来的可供参照的依据比较少。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清楚,别再去看某校某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没有什么参照意义。

要知道本身最低录取分数在老高考平行志愿之下,就属于参考意义比较低的参照项,更为准确的其实是省排名、有效分数、平均分数等等。

本身在新高考的第一年,填报比较混乱,出现了很多的怪象,比如说一段分数的考生居然被独立学院录取,本科分数录取到专科专业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考试院会不断出台措施进行修正,本身分数没有参照意义,加上外在政策修正的影响,这个分数的参照意义就更是大幅降低。

说一千到一万,在新高考报考的时候,要记录好各个高校前几年的录取排名,参照录取排名去熟悉各个高校的层次才是正道,虽然工作量比较大,但是有两年的学习时间,对于有心的家长不是一件难事。这就是缪老师说的第四步:留记录。

所谓小专业,大学的本科专业的学科门类分为医学、文学、艺术学、农学、哲学、法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理学、历史学这12类(军事学另论)。这12个门类下总共有506个专业。作为学生或者学生家长,即便不能做到了解506个专业,最起码12个学科门类的精神内核要掌握,下面我举例说明:

学医学的怕血学不了。

学文学的对文字没天赋也没感情那就挺难。

学艺术学的没表演天赋还挺内向,可能学起来困难。

学农学的对动植物不敏感,基本呵呵。

学哲学的不爱动脑子,放弃吧。

学法学的记忆力不佳,找不到规律,别闹了。

学工学的不爱动手,熬不过四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管理学的情商低,你让我静静。

学经济学的对数字不敏感,别玩了。

学教育学的看谁都一个样,也不爱助人,退学吧。

学理学的不爱钻研,坐不住,赶紧转专业。

学历史学的抽象思维比较差,白学!

以上就是缪老师所说的第五步:晓专业。

通过以上的五步,基本上选择选考科目和高考志愿填报也就不会慌乱了!

如果你是一位将要面对新高考的考生或者考生家长,缪老师祝你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