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慈禧突然向列强宣战,并向各省发布了诏书,让各省督抚率军入京勤王。

然而东南各省督抚在收到了诏书之后,却做出了一个让慈禧尴尬不已的决定。

东南督抚不仅没有奉诏,反而选择了抗旨。

而在抗旨的同时,东南督抚还私自和列强驻沪领事谈判并达成了共识并签订协议,也就是“东南互保”。

东南互保一经达成,那么列强将会保护上海租界,而东南督抚则保护自己的地盘。

这也就是说东南各省将会选择对慈禧向列强宣战之事采取作壁上观的态度,不会派一兵一卒入京勤王。

而列强作为回报,也不会向东南各省督抚所管辖的地盘出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事不论是对于慈禧而言,还是对于大清而言,不仅是一次背叛,更是损及慈禧和大清的利益。

当时参与东南互保的东南督抚人数也很庞大,不仅有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李大人,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中兴之臣,还有闽浙总督许应骙和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人。

袁世凯手上还掌控着武卫右军,而山东就近在直隶之侧,然而袁世凯仍然选择了加入东南互保。

也正因为东南督抚选择了作壁上观,让慈禧失去了信心,从而在向列强宣战之后采取了暧昧的态度。

而慈禧对列强的暧昧态度,才是让大清在庚子一变中输得彻彻底底的关键原因。

为什么?

荣禄武卫军手下有一将领张怀芝,张怀芝在进入民国之后也是执掌一省的督军,他在庚子年做了一件事。

当时他带着武卫军中的炮队去炮轰列强使馆,而且他手上的大炮还是威力很大的克虏伯大炮。

然而当他架好了大炮,准备开炮的时候才想起荣禄一直称病在家,这里面会不会存在不可告人的隐情。

于是,他就跑到了荣禄家,死皮赖脸让荣禄出一份开炮的文书,不过荣禄却说什么也不给他开。

这就让张怀芝更加怀疑了,更加不敢回去开炮。

最后,荣禄无奈之下指点了张怀芝一句:“大炮一响,里边横竖听得到。”

这也就是说只要让慈禧听到炮声就行了,打在什么地方,根本一点也不重要。

张怀芝得到了指点之后,就让炮队一直对着空地开炮,列强那几百个兵就在那看热闹。

后来,列强那几百个兵缺了蔬菜水果和弹药之类的物资,荣禄又让人一车一车地运进去给列强。

这怎么打?怎么打都是输。

而荣禄之所以敢这么做,其实就是领会了慈禧的用意,知道慈禧已经后悔了,这样做才能留后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东南督抚之所以会选择加入东南互保,将慈禧和大清置于不顾,实际上原因也有好几个方面。

第一,以端郡王载漪为首的一派认为应当招抚义和团,再用义和团对付列强,而东南督抚反对。

载漪之所以认为义和团可用,除了见识鄙陋之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想利用义和团来扩充自己的权力。

不过,东南督抚多是洋务运动以来的重要人物,对于义和团可不可用,他们比载漪看得更清楚。

义和团刀枪不入?真让东南督抚架炮一轰,渣都不剩!

对于这一点,东南督抚绝对自信。

而且招抚乌合之众的义和团,不仅会损害大清的利益,将来也可能会对东南督抚造成一定的牵制。

这也是东南督抚一直主张采取剿之灭之的策略的原因,不给自己预留政敌。

第二,东南督抚的根基就在东南各省,为了保住的根基,也为了保住自己的实力,他们就必须游离在外。

多数东南督抚实际上都是洋务运动以来的重臣,而洋务运动的重心一直都在东南。

这也就是说洋务运动时期所创办的各种实业其实都在东南,只有让东南避免陷入战争,才能保住实业。

而这些实业能够为东南督抚带来庞大的利益,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就必须保证东南不被卷入。

而且东南督抚也都是手握军政大权的大人物,在那个时代谁手里有兵权,那才能保住自己手上的权力。

这也就导致了东南督抚为了保全自己的实力,从而和列强达成东南互保协议。

第三,东南督抚之所以加入东南互保,其实也是对大清的一次试探。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大清几乎是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落,到了1900年更是陷入了摇摇欲坠的状态。

似乎只要轻轻一推,大清就会崩塌。

每一个朝代到了末年之时,各个掌控实权的大人物都会尝试摆脱朝廷的控制而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而这些大人物之所以想要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就是为了在朝廷崩塌之后能够自保,或者起而逐鹿。

东南互保说白了就是东南督抚对大清的一次试探,他们想要尝试一次能否就此摆脱大清的掌控。

又或者是在大清没有度过这一次危机的时候,拥有足够的实力自保。

而且在京城即将陷落之际,张之洞等人也已经达成了一致共识,一旦大清没有度过这次危机,那他们就自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不过,他们显然高估了慈禧的底线。

为了活命,也为了能够继续掌权,慈禧根本就没有底线可言。

不论是列强要地也好,要权也好,或者是要钱也罢,只要列强不伤害她的性命,也不夺她的权,那她就都能给。

慈禧也就这样保住了命,保住了权,保住了大清。

而东南督抚一看列强仍然选择了支持慈禧,仍然选择了让慈禧作为利益代理人,也就知道大清国祚未至。

于是,东南督抚在这一次试探结束了之后,也就只能再一次向大清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