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除了赵匡胤的儿子,都挺好。

众所周知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位并没有传给他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这一直是个迷案,因为赵匡胤是有儿子的,而且不止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匡胤共有四子,分别是长子赵德秀、次子赵德昭、三子赵德林和四子赵德芳。

老大赵德秀和老三赵德林在史书的记载都很少,因为他们很早就夭折了,连名字都没有,一百多年后宋徽宗闲的没事才追赐了这哥俩的名字和爵位。

老四赵德芳的记载也不多,原因同上,他也不长寿,23岁就去世了。

剩下就是老二赵德昭了,他虽是次子,可在大哥早夭的情况下,他实际上就是长子,赵匡胤如果要立太子,他绝对是第一人选,赵匡胤也很注重对他的栽培,可奇怪的是赵匡胤在世时既没立他为太子,也没给他封王。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去世时,赵德昭已经26岁了,不小了,怎么着都不算年幼,但按照父死子继的规矩,正常操作应该就是他被大臣拥立,谁知北宋这戏码不一般,赵德昭的叔父赵光义以兄终弟及的名义继位了,赵德昭被封为武功郡王。

皇位一朝在手,不传给自己儿子怎么甘心呢?赵光义自然是要整整弟弟和侄子的。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德昭随赵光义攻打幽州,一夜军中惊乱,一时间竟然找不到赵光义在哪,为了避免群龙无首,有人提议立赵德昭为帝,结果赵光义回来了。

亲儿子上位都有可能引发皇帝暴怒,何况是侄子,因此赵光义大为不满,班师后也不给功臣封赏,赵德昭就去劝,赵光义怒道:''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行赏也不迟)。

然后,赵德昭回去就自杀了,年仅29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的儿子们只有赵构跑到了南方,赵构也被拥立为宋高宗,建立南宋,不过赵构后来失去了生育能力,独子又早夭了,不得不考虑从宗室中选择继子。

经过多年的繁衍,无论是赵匡胤一系还是赵光义一系,子孙都不在少数,且有不少不在汴京长住,靖康之变把宋高宗的近亲属一网打尽,使得他没有侄子可养,可再往远一点,堂侄子还有一大把。

不过宋高宗选择继子的时候,没有选关系最近的赵光义系宗室,而是选择赵匡胤系,倒不是他良心发现,而是赵光义系当时势力太大,宋高宗叔祖辈的人物就好几个,叔伯辈的更多。宋高宗毕竟还是对自己的命根子存在幻想,他也想跟赵光义一样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啊!

抱着这样的想法,宋高宗进一步否决了赵匡胤系中的赵德昭系,赵德昭五个儿子,起点就高,到南宋初年,子孙势力不小,甚至还有牧守州府、手握兵权的。

那么就只能是赵德芳系了,宋高宗千挑万选,从中选出两人,这两人的生父都是从八品小官,比知县还不如,属于小宗中的小宗,这样宋高宗就完全不担心自己死后闹出没儿子的破事了。

这两个继子很快变成了一个,那就是日后的宋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