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祁镇这个人虽然是一个昏庸之君,不过论运气,有明一代还真没几个人比得过他。

1449年,朱祁镇听信了宦官王振的怂恿,不顾诸臣劝阻而执意御驾亲征,从而遭遇了土木之变。

然而他虽然在土木之变中被也先所俘虏,可是被俘一年之后,不仅没有被害,反而还被送回了京城。

朱祁镇回到了京城之后,虽然没有能够从朱祁钰手中夺回皇位,却也保住了性命。

虽然被软禁在南宫,并且这一软禁就是七年之久,可是七年之后,他却稀里糊涂地再一次坐上了皇位。

倘若换了一个稍微果决狠辣一些的皇帝,他在南宫根本活不了七年,更不用说七年之后还能复位。

朱祁镇这份运气,也就朱元璋和朱棣才可一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先在土木堡之变中费尽心思地掳走朱祁镇,可是为什么一年之后,几乎没拿到任何好处就放了朱祁钰呢?

原因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

也先从一开始掳走朱祁镇的时候,他就没有想过要杀了朱祁镇,或如金国对待徽钦二帝一样对待朱祁镇。

因为这两个选择,对于也先而言几乎都没有好处。

杀了朱祁镇,那就是等于和大明撕破了脸,从此之后将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但是此时的土木堡之变可不是三百多年前的靖康之变,此时的也先也不是三百多年前的金国。

此时的大明才经历了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若不是朱祁镇瞎搞,大明国力其实还处于一个顶峰。

哪怕不是顶峰,那也一定是才离开顶峰不久,国力绝不是一个也先所能抗衡。

而也先也不是三百多年前的金国,他之所以能够俘虏朱祁镇,归根结底也是朱祁镇主动送人头。

这也就导致了此时的也先并不想彻底得罪大明,只是想把朱祁镇当成一个“肉票”,从大明获取好处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如金国对待徽钦二帝一样对待朱祁镇,那对也先而言更加没有一点好处。

金国之所以那样对待徽钦,不过是为了羞辱徽钦和老赵家。

而金国之所以敢这样,是因为他们虽然软实力不如老赵家,可是硬实力却远在老赵家之上。

可也先软实力不如老朱家,硬实力也不如老朱家,那就自然不会用金国对待徽钦二帝的方式对待朱祁镇。

倘若那样对待朱祁镇,一则只会白白浪费粮食养一个没用的朱祁镇,二则也会断了自己的退路。

毕竟当时也先虽然带兵来打大明,可是也在接受大明的册封,这就是也先的退路。

对于奇货可居的朱祁镇,也先其实从始至终就只是想把他当成“肉票”,然后向大明索要高额赎金。

而大明这一边,在朱祁镇被俘了之后,虽然朝野皆为之震动,可是在于谦和朱祁钰的努力下迅速稳定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也先的勒索,大明也出现了三个选择。

  • 第一,朱祁镇贵为大明之主,那当然是不惜一切代价也一定要把他赎回来。
  • 第二,朱祁镇已经被俘,也先又那么厉害,那当然是赶紧把朝廷中枢南迁至南京。
  • 第三,那就是既不花钱赎朱祁镇,也不南迁,而是继续坚守京师。

第一个选择固然能够将朱祁镇从也先手上赎回来,可是大明必然因此付出天大的代价。

此时的大明人人自危,其实最经不起折腾,况且为了昏庸的朱祁镇也不值得。

第二个选择看似是为了大明社稷考虑,但说白了就是放弃朱祁镇。

虽然这个选择是放弃了朱祁镇,然而却获得了大多数士大夫的支持。

纵观历朝历代,若说哪一个朝代的士大夫集团最为自私自利蝇营狗苟,那一定非大明士大夫莫属。

这帮士大夫为了不让自己陷入险境,也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和利益,根本就不会关心朱祁镇死活。

只要朝廷中枢迁到了南京,他们就能够继续掌权,而不用担心京城被也先攻破,从而沦为俘虏。

至于朱祁镇那个不听劝阻的皇帝,放弃了也就放弃了,反正到了南京之后也能够再立一个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是在第二个选择占了上风的时候,于谦才站了出来并做出了第三个选择,而这个选择也获得了朱祁钰的支持。

为了让那帮士大夫放弃南迁的念头,于谦甚至还放出了狠话,谁再敢说南迁,那就砍了谁的头。

于谦就这样否决了第一个和第二个选择,既没有给也先赎金,也没有选择南迁,而是选择了坚守京城。

也先一看大明竟然不顾朱祁镇安危,也不给赎金,一怒之下再一次带兵打到了京城。

而这一次,大明已经有了于谦,已经有了于谦亲自敲定的战略部署,也先虽然兴师而来,却一点便宜也没讨到。

没有讨到一点便宜的也先,最后只能选择黯然退兵。

也先虽然退走了,可是一想到没有用朱祁镇换到好处,心里还是憋着一股气,还在想着怎么给大明使绊子。

最后他就想出了一个阳谋,也就是无条件放回朱祁镇。

此时距离朱祁镇被俘不过短短一年,如果这时候让朱祁镇回京,说不定大明还能因此出现“二帝相争”之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大明一旦陷入“二帝相争”的境地,那么国力必然再一次虚耗,那个时候就将是也先再一次挥师而至之时。

况且大明放弃了朱祁镇,也先继续软禁朱祁镇也没有一点好处,还不如让朱祁镇回大明继续捣乱。

只不过,也先这个阳谋一开始并没有发挥作用,而是一直过了七年之后,大明才出现了夺门一幕。

而石亨和曹吉祥等人夺门,朱祁镇复位之时,也先已经不在人世,也看不到那么精彩的一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