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是晚清时期最伟大的学者之一,郭沫若曾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鼻祖,在文史界一直被誉为是继苏轼之后,最伟大的全才之一,他在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经学、戏曲、教育、甲骨文等方面均有极深造诣,是国学大师的楷模。

王国维初名国桢,字静安,浙江海宁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少年接受传统教育,青年远赴海外留学,中西合璧,各取所长。他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王国维,我们即便没有读过他的作品,也必然听过他的人生三境界理论,这一理论出自于他的代表作《人间词话》,原文是: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熟悉诗词的读者,自然一眼就能看出王国维所描绘的三重境界,不过是引用了三首宋词的词句而已,还都是美如“情诗”般的诗句,似乎和人生没多大关系。其实不然,他的这一理论之所以为人称道,正是因为它将诗词美学,和人生哲学,进行了融合交汇。

第一重境界

王国维所说的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词正是出自北宋学者晏殊的《蝶恋花》,原诗是一首描写闺思的名篇。

这句诗在原词中的意思是说:昨天夜里秋风萧瑟,凋零了树木。我独自登上高楼,遥望那消失于天涯尽头的道路。”晏殊此词,意在通过高楼独望刻画主人公的望眼欲穿,描绘的是恋人间的离愁别恨。

但此词句放在这里,如果映射人生,则成了孤独、迷茫、哲思的人生写照。在第一境界中,王国维强调,成功的第一步是立志、是下决心、是找准目标和定位。在孤独与迷茫的人生中,只有登高望远找到前进方向的人,才能更有作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重境界

第二重境界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凤栖梧》。众所周知,柳永是宋朝著名的市井词人,以描写花街柳巷、浪漫离别词为主。他的代表作《雨霖铃》,可以说写尽了离别的无限愁思。这首《凤栖梧》,也是一首怀人词。

这句词在原词中的意思是说:“我虽日渐消瘦却决不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柳永此词,意在表达主人公对恋人的思念、对爱情的忠贞,又有坚毅和执着的态度。

而在王国维的人生境界里,作为第二重境界,映射的正是努力钻研、坚持奋斗的过程。只有那种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执着,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纵观历史和现实中有成就的人莫不如是。即便有第一重境界的目标,没有锲而不舍的坚持,也是不会有结果的。

第三重境界

第三重境界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爱国词人辛弃疾的笔下。原词为《青玉案》,描绘的是元宵节赏花灯的场景,以及与心仪女子邂逅的美好。这句词在原词中的意思是:“我在人海中寻找了她千百回,不曾想不经意间一回头,却在灯火零落处发现了她。”

辛弃疾此词,意在刻画出一位孤高美丽的女子,描绘苦苦追寻心上人的痴情人,终于得偿所愿。而如果映射的人生,不过是努力奋斗过程中不经意的惊喜和成功。

王国维引用这句话,用以表达一个“得”字。即: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虽然可能会长期努力却一无所获,但只要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定然会在某个瞬间恍然大悟,收获成功。

读者们,关于“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