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深度、格调 | 汤先生

当一个家庭中有一个新生儿诞生的时候,这时候就面临着一个难题,新生儿由谁来抚养。

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并且家庭主妇也是专门为母亲设置的,所以很多时候自然而然地会让孩子的母亲来带孩子,那么孩子的母亲来带孩子就真的比孩子的父亲带的更好吗?

其实不然很多科学研究显示父亲更适合带孩子。

教育方式上:更加有计划性和可行性

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父亲相对于母亲来说一般更具有计划性,因为很多母亲对于孩子的教导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孩子的的影响。

母亲一般是慈爱和温柔的心态,很多孩子磕磕碰碰以后,母亲都会很心疼地去把哇哇大哭的孩子扶起来,并且还会一个劲地安慰孩子。

在教育孩子方面就显得很凌乱没有计划性,总是容易被小事中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观父亲对孩子摔跤后的行为,一般都是让孩子自己站起来,父亲的教育计划一般比较容易坚持下去,而且会一步一步地对孩子进行合理的教育。

因为很多时候母亲的教育方式,要么太过强势因为她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物品,就像电视剧《虎妈猫爸》中的女主毕胜男对她女儿的管教方式。

要么太过于溺爱,很显然母亲的教育方式计划性,可行性都不强,因为母亲很难客观的处理与孩子的关系。

教育过程中:劳逸结合

很多母亲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能会忽略孩子的运动方面的教育,很多时候即便是孩子有着优异的学习成绩但是他的身体素质不容乐观,体育锻炼方面很缺乏。

父亲的教育过程中会夹杂着一些运动方面的要素,父亲一般都是比较喜欢运动的,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会注重孩子运动方面和身体素质的教育。

研究表明个体适量的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身上的负性情绪与体验,也可以提高大脑的活跃程度,适量的运动最明显的好处就是拥有一个较好的身体素质水平。

父亲的男性角色让他们天生就比母亲的女性角色更加“好动”,所以父亲教育方式中更加注重劳逸结合。对于孩子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有利于强化性别认同

也是因为父亲的男性角色使然,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的男性角色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影响。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孩子12岁之前,往往会把父亲当做自己的偶像。

所以,有着男性角色的父亲往往就是孩子对男性的认知,这种认知也会影响个体成年以后对于家庭关系中父亲角色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对于男孩子来说对父亲的男性角色的认同对于他今后的正常的性别表现方式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

相关研究发现被母亲带大的女孩子往往在成年后会拒绝成为一个母亲和妻子,并且她们的婚姻生活也不尽人意。

因为她们身边没有能让她们了解的男性,在她们成年以后也缺乏对男性的认知。

再来看由母亲一手带大的男孩子,很大程度上他们缺乏对于男性角色的正确认知,往往会表现出男生“女性化”倾向。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父亲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全人格

不少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男性教育的孩子,往往会变得比常人更加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又孤僻又胆小怕事。

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往往更具有公平和责任感。相比于母亲的温柔与慈爱,父亲的教育方式会更加尊重孩子个性的成长。

因为男女性大脑结构的不同,男性思考问题往往更加理性,女性则往往更加偏向感性。

父亲能更加客观地处理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更像是朋友一样的相处方式,母亲往往会认为孩子就是自己的私人物品。

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父亲也显得更加全面,从孩子的身心引导到孩子的身体素质的锻炼,侧重于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对于孩子的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父亲教育下的孩子一般来说会有着更加全面的发展,不管是心理还是身体方面,并且父亲的男性角色使然对于孩子的成长也会起到一定的榜样作用。

但是这里是指大部分父亲教育下的孩子发展更全面,少数的父亲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父亲,一个真正合格的父亲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 | 汤先生
编辑 | 汤先生
参考资料: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