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一个烂俗人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在许多诗词论坛上,我经常看见一些写格律诗的行家里手,嘲笑写非格律诗的新手,称他们写的东西不算诗。
这些新人写作的诗歌的好坏,我先不谈,就先说说自己。我是从初中开始对诗词感兴趣的,那时候中二,很有文学梦想,很爱瞎写,后来加了个对对子的群,那时候才知道原来之前写的东西不过是一堆破烂。群里的同好没有因为我不懂格律就嘲笑我,而是给了我很多指点,逐渐地我也就开始写格律诗,写工对了。
假想一下,如果那时候有个人跳出来说我写的东西压根不能看,说我写的东西根本不算诗,那我恐怕就直接放弃这个东西了。许多年后的今天,我意识到自己并没有文学创作的天赋,也已经早不再写诗歌,但是我还是感谢那些时候对我十分温柔的同好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风气全然不同往常了。我会写格律诗之后,认识了一个也好此道的朋友,那时他有个诗词圈的师傅,但是很爱pua新人,经常出言辱骂,朋友不堪其辱,却依然坚持下来,后来出师,已经有了好本领,但是也变成了一个酷爱pua新人的人,如今我已同他绝交。
据我之观察,那些很爱因为新人诗歌不合格律而说别人写的东西不算诗的人,多数自居名门正派、学诗属于科班出身,其中像我上文提到的朋友那样水平较高的不多,本身并不能写的却占主流,他们对此道的了解也只限于格律,把持住此圈门槛不让人进入,凶神恶煞又衣冠楚楚,借着贬损别人满足了自己高人一等的愿望,恐怕再无一词比“精神贵族”更能状其面目。
然而,除去打击他人的乐趣以满足自己三分淫威带来的快乐,我又实在不知道他们的举动有何意义。难道控制创作量,逼退创作者会对我中国诗词文化之传承起到什么帮助吗?
当然,诗词圈的“精神贵族”现象恐怕也绝不止步于诗词圈。鄙视链永远存在于各行各业,可我实在想不到这些鄙视链的任何价值和意义。年轻人须当以自己之所长为国家尽一份力,而掐灭一种来自被鄙视之人的可能显然不能也不应算在这种贡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