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有这样一段文字评论鲁迅的文章: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突然读懂了鲁迅。

鲁迅一生写过无数个作品,很多我们读过就忘了大致内容,但其作品中的那些鲜活人物,却像是钉子一般,钉在了我们的脑海。

图丨鲁迅画像

为何说读懂鲁迅后就成了悲哀?而且前面还加了个“突然”来修饰,可能大部分人在这些作品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不少人从小便开始接触鲁迅文章,在小学、初中、高中课本中,鲁迅的作品算是被收录的最多。

但当时读、背的那些课文,大部分人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且没有社会阅历,更像是囫囵吞枣。如果你静下心来,去细细品读这些文章中的人物,就会惊奇发现,这些人物不仅从未消失过,如今还越来越多。

杨二嫂,曾经的豆腐西施,变成了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是这样描写她的: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除了外貌描写外,还对其言语进行了刻画。因为鲁迅记不起她是谁,便调侃鲁迅为“贵人眼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杨二嫂画像

她想要鲁迅闲置家中的一些木器,但鲁迅不肯给他,便以一副弱势的姿态,挖苦鲁迅为“铁公鸡”,发达了也一毛不拔。“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尖酸、刻薄、唯利是图、爱占小便宜……这些成了杨二嫂身上的标签。

但在三十多年前,杨二嫂还是个姑娘家的时候,可是镇上远近闻名的豆腐西施。还有人说,为何她家豆腐卖的好,全凭她长得漂亮。

年轻往往是美好的代名词,三十年前那个貌美如花的杨姑娘,为了生活,变成了细脚伶仃的圆规。年轻时她可以用自己的美貌,吸引他人购买豆腐,但年轻、美貌不在后,为了活着,面子什么的不重要了,这也才有了那些标签。

儿时玩伴闰土,一声“老爷”,令鲁迅打了个寒颤

回到故乡,还未见到闰土时,鲁迅脑海中浮现的全是儿时与闰土一起玩耍的场景。闰土告诉他,雪地里如何捕鸟,海边怎么捡贝壳,夜晚的瓜田中怎样刺猹。但他们并没有一起干过这些事情,鲁迅所描写的这些,都是从闰土口中想象出来的。

图丨闰土画像

因为闰土的父亲是短工,只在过年期间来鲁迅家做一阵子工,正月过完后,便要离去。因此鲁迅与闰土两人相识的时间,大概只有一个月左右。离别后,闰土还托他的父亲,给鲁迅捎了一包贝壳,几根好看的鸟毛。当鲁迅离开故乡后,闰土也曾多次来到鲁迅家,想寻鲁迅一同玩耍。

转眼,三十年过去,原本那两个伙伴,都到了中年。

那日鲁迅刚吃完午饭,坐着喝茶时,闰土来了。鲁迅一眼便认出了他,只不过记忆中那紫色的圆脸变得灰黄,又布满了皱纹,粗糙干裂的手中,多了一支长烟管。

两人相视后,似乎都被彼此的变化吃了一惊,不知如何开口。

鲁迅最先打破沉默,兴奋地说道:啊!闰土哥,你来了?

闰土原本凄凉的脸上多出了一丝喜悦,片刻停顿后,恭敬地称鲁迅为老爷,随后还让第五个孩子水生出来给鲁迅磕头。

显然,鲁迅怎么也想不到,再次和闰土相见时,是这样的场景。

看不起底层人民却又挤不进上流社会的孔乙己

在鲁镇的酒馆中,有一特色,短衣帮的人,不太有钱,站着喝酒,一般只配个素菜。而穿长衫的人,则是要酒要肉,坐下慢慢品尝。但在这些顾客中,有这样一位另类的人,他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却站着喝酒,钟爱于茴香豆,便是孔乙己。

图丨孔乙己画像

孔乙己脸上除了皱纹,时常还会夹杂着一些伤痕,这是他偷东西时被人打的。每次来到酒馆,大家总喜欢以那些伤痕来逗他玩,喜欢听他满嘴之乎者也的念叨。

一次众人嘲笑他偷何家的书,被吊着打。他却狡辩道:窃书不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在这个小镇中,读过书的人没有几个,孔乙己正是其中之一。

他空有半瓶水的学识,常拿出来卖弄,却连营生都不会。后来因为他的好文笔,有人叫他钞书,但好吃懒做的他,没做多久又回到了原来的模样。

笔者对孔乙己印象最深的片段,是他在教小鲁迅写“茴”字的场景。他与酒馆其他人聊不进去,又看到鲁迅还是个小孩,觉得不识字,便教起书来。但鲁迅越是不搭理,他越来劲,当鲁迅说,不就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他又想教鲁迅“回”字的四种写法……

这场景让笔者想到一个网络段子:稍有人问,你就会敞开心扉,其实这就是孤独。

这两人类,不是一样的么?

精神胜利法创始人阿Q

鲁迅在《阿Q正传》的序中这样写道:我曾仔细想,阿Quei,阿桂还是阿贵呢?严格来说,【ā q】是个错误的读法,应该读成【ā gu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阿Q画像

提到阿Q,不得不提他的“精神胜利法”,也就是所谓的“阿Q精神”。比如阿Q在大街上遇到几个闲人,先是拿阿Q头皮上的癞疮疤打趣,然后又抓起他的辫子,往墙壁上磕了几个响头。

正常人被这么欺负,绝对要干起架来。但阿Q他不一样,等那几个闲人走后,心里想自己被儿子打了,阿Q便立马充满了活力,彷佛他根本没有被人欺负过。

还有一次,阿Q帮人做工赚了点小钱,立马跑去押牌宝,原本逢赌必输的他,那晚运气忒好,从原本的几个铜钱,变成了好几块大洋。可谁知他被人一棒打晕,等醒来时发现所赢的钱都没了,当时在场的人一个都不认识,没有办法找回大洋。

本应难过的他,伸出自己的右手,往自己脸上狠狠地扇了两下,便完事了。估计他告诉自己,已经将偷他钱财的人狠狠的教训了一顿。

这哪是什么“精神胜利法”法啊,完全就是自欺欺人嘛。

笔者前几次读阿Q只会觉得这个人真搞笑,明明自己被欺负,却还要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得到精神上的胜利。但后来慢慢发现,在现在这个社会,不学会这种精神,似乎又很难在社会中立足。“阿Q精神”像是那透明的皇帝新衣,你明明穿上了,却又看不见。

作者:我方团队张风平

世界历史回忆录

wisdom-qu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