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知人不用言尽,看破何必说破”,是一种为人的智慧和处世的修养。谁都有缺点,谁都有盲区。不去抓别人的辫子,不盲目指责别人的错误,不窥探别人的隐私,做人留三分余地,懂得为他人留面子,同时也是为自己留后路。这样的看破不说破,才是情商高的表现。

有人说,所谓情商高,就是好好说话。 一个人情商的修炼,往往是从好好说话开始,而好好说话,往往又是从“不乱说话”开始。 孔子曰:“讷于言而敏于行。” 说话要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容易伤害自己又伤害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句话叫:“看破不说破,面子上好过”。有时候,多说不如不说,闭嘴比张嘴更重要。 有这样一个例子: 一群人去饭店吃饭,彼此之间都不认识,场子有点冷,于是有人自告奋勇活跃气氛,讲了几个段子。 大家都配合地哈哈大笑,却有一个人嘟囔了一句:“都八百年前的笑话了,有那么好笑吗?” 刚热乎起来的场子,一下子又冷冻了,在场的人无不尴尬。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有的选择说,有的选择不说。看破不说破,是给别人的善意,也是在维护自己的人际。我们不需要事事“揭穿”,有些谎言,看在眼里就好,如果无关痛痒,那就不必说出来。 看破不说破,是一种体贴,更是一种修养。

梁元帝曾说: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德。高情商的人,懂得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说话做事给人留余地,不戳穿别人的“面子”,这样的人,才会赢得尊重。 不拆台、不揭短 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过:做人就应该,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但生活中却总有一些人,喜欢口无遮拦,还自诩性格耿直。

《弟子规》有言:“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一个人说话的分寸,就是做人的尺度。如果把握不了说话的分寸,不但容易得罪别人,还会给自己带来无妄之灾。朱元璋是明代的一个传奇皇帝,在他身上就发生过这样一件轶事。相传,朱元璋早年出身贫苦,经常挨饿。 有一天,他正饥肠辘辘,好不容易得到一碗土豆,他立马狼吞虎咽,结果却被噎着了。 幸亏边上有两个小伙伴,立马递了一杯水给他,这才救了他一命。如今,两个小伙伴得知朱元璋已经贵为皇帝,就前来投奔求赏。一个见了朱元璋,也不下跪,先大大咧咧叫一声:“朱重八!” 这是朱元璋小时候的绰号。朱元璋心里先“咯噔”一下,面露几分不快。紧接着,小伙伴又说:还记得那一年你穷得差点噎死吧?没我的话,你早没命了……” 他话没说完,朱元璋龙颜大怒,怕他说出更难听的话,立马叫手下人把他拖出去斩了。另一个小伙伴,深知今天的朱元璋,早已不是当年的穷小子,他先是“噗通”下跪磕头,又说了下面这番话: “我主万岁,想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 一番话说得朱元璋龙颜大悦,立马给发小加官进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正情商高的人,不会随意在公开场合揭人之短,而是懂得把握说话的时机和分寸。 很多人所谓的情商低,其实根本就不是不会说话,而是心里从来没有装着别人。 有一句话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情商高的人,懂得说话的技巧,更懂得做人的道理。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思是,湖水太清澈了,就没有鱼儿可以栖身了,因为那会变得非常不安全;对人体察得太清楚,就不容易和对方建立信任关系了。看破不说破是一种人生修养,让我们活得更洒脱。

中国人一直很讲究一个“度”,常说得过犹不及就是这个意思,多了少了都不好。 万事须讲“度”,率性而为不可取,急于求成事不成,心慌难择路,欲速则不达。过分之事,虽有利而不为,分内之事,虽无利而为之,是为“度”。 不该说话时不说,该说话时好好说。《礼记》中说:“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君子谨慎说话,小人妄言妄语。

谨慎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修养;如果没有把握,不说最好。 在别人问起或事到临头而不得不说时,措辞就一定要谨慎,这样才能不误人。当时和事后,人们也会觉得你是个靠谱、值得信任的人。 我们说话要懂得给别人留面子,同样也是给自己留面子。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可能无意间的一句话,就会伤害了别人,而自己却全然不知。 对同样的一件事、同一个人、同样的做法,用不同的话、不同的语气说出来就有不同的效果。 要少说甚至不说伤害人的话,多说暖人心窝子、对人有益的话。这是一种善良,也是一种慈悲,还是处世的良方和增进感情的秘方。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遇到为难自己的人,懂得幽默化解,一笑而过,不去互怼,互相伤害,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 不要揭人伤疤,不扎人心窝,是一个人最大的善良。能看破是种能力,不说破是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