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类面试,虽然一般都采用结构化的形式,最多只有七种题型,但是考试的内容却涵盖政治、经济、哲学、社会、管理、组织、心理、传播等各个方面,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然而针对面试的复习大部分是花在思考方式、答题结构和面试形式上,虽然也关注各种可能考到的知识点,但不可能全部覆盖到,在考场上很可能会出现我们没接触过,完全不知道的概念,比如某个新政策、某种社会现象、一部新法律或者是某种组织方式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如果我们在考场上遇到了不会的知识点,怎么办?直接说这个概念不会?还是胡扯瞎掰?显然,这两种方式都不对,这样回答基本上就直接被PASS了。遇到这种不会的情况,我们首先不能露怯,不能让考官一眼就看出你不会了,再利用时间来进行思考,可以分成以下几种情况来处理。

一、简单概念:看字面意义

有些概念或者新的知识点,虽然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可能没有接触过,但是光从字面意义我们就能知道它讲的是什么

例如:放管服,这是一个政治政策上的相关概念,是近年来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政府自身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其全称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但是就算我们没有接触过这个概念,看到“放管服”三个字,我们自然就能想到“放权、管理和服务”,对答题没有影响。

因此,对于这类简单概念,我们完全不需担心,在考场上碰到了也没关系,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就可以了。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不了解其官方定义,我们尽量不要在答题时对概念进行解释或定义,只需关注题干的问题即可

二、模糊概念:结合语境

有些概念或者词语,我们只看表面并不能理解它的含义,或者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含义,但是结合题干所给定的语境,我们可以推断出其意义,这主要是一些社会现象的词语

例如:后真相,它一般不会单独出现在题目中,在其前后可能会有相应的语句对其进行解释或者有助于你理解。题目可能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这些不能确定的概念,我们首先应该保证把题干听完整,再看这个概念的前后是否有相应的语句对其进行了解释,或者能够给我们提供一定的理解角度,最后形成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

三、晦涩概念:能避则避

最后还有一些概念,可能是我们看不懂,没见过,根据语境也猜不出来的。如果我们在考场上遇到了这些比较难啃的骨头,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尽量避开这些词汇

如果它只是起辅助作用,对于整个题目和答案并没有太大的影响,那我们就直接别提就好了;但如果它是题目的核心概念,我们就只能根据题目,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进行回答,对与错就看运气了。

不过大家也不用太担心,首先这种情况很少见;其次,由于大家复习的内容都差不多,你不会的其他人同样也可能不会,我们把更多精力放在会的题目上就好,不要因为一道题而影响整场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