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我的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一个笑话。

夫妻俩拉车上坡,车到半坡滑了下来,老婆骂老公没用力,老公嫌老婆用力小。到底谁的问题呢?老师总结说:我说TM你们俩都没用力。

老师讲这个笑话,本意是说老师与学生必须共同努力,才能把学习搞上去,用这个视角回头看题的问题,就颇有意思了。

农村人想卖地,没人买,纯属一厢情愿,有人想买地,农村人不卖,也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倘若这种违规的事情就这么达成了,谁的责任更大些呢?还用老师的话说:我说TM你们俩都有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的错更大些呢?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肯定都有错,非要定出个大小,那就得看从哪个角度去看待这件事了。

农村的承包地好好的,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如同鸡肋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虽可能盟生卖掉或转掉的想法,但有规定摆在那,又没人买的情况,也只是想想而已,之所以能卖掉,终归是有人想到农村买地建房,于是乎一拍即合,成就好事。

反过来说,买地人在城里待得好好的,但在农村土地越来越“香”的情况下,希望扩大领地,在城市买不起,或希望走近自然,拿闲钱买上一块地建房,但规定在那,如果没人卖地,何来买农村土地建房?

所以说,如果非要分个轻重,还得照两个捣蛋学生打架那般处理,一起揪出教室,放在教室门口太阳下反省,各打五十大板,明白了咋回事,相互抄篇检查,再回“教室”,重新做回好“学生”。

深入分析下农村买地建房这件事,其实深藏了三个事实。

一者,房地产业甚嚣尘上红火,已经把许多人压得喘不过气来,寻找新的出路,早已在购房大军人的心里落了种,生了根,长了草;而一些有养老保障,有闲钱,不愁吃喝的“闲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想要走近自然,于是盯上了农村土地。这本无可厚非,但反映了畸形生态下的畸形心理。

二者,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越来越紧缺,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于是有人偷偷盯上了农村耕地,但不少农民仍然处在懵懂之中,有些人一心向往城市生活,并不了解手中土地的珍贵,成了有“缝”之“蛋”,恰好与某些人的想法对上,于是出现承包地买卖建房的事情。

三者,以经济发展作为大背景,农村土地的产出与农民的收入,表现出让人触目惊心的差异,于是产下了这么一颗有“缝”之“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解决这一问题,判断谁对谁错是必须的,但仍然需从源头解决,而且必须尽快解决。

所谓土地流转,本质就是将土地转交给有能力种地的人去种,优化产业结构,最终目的是提高土地的产出,那就不妨用大的视角去看待这一问题,首先打破城乡藩篱,破除农与非农界限,在全体国民尽享发展红利的前提下,真正将土地解放出来,重新布局“耕者有其田”的格局,这应该是新形势下的新的“土地革命”,这一点看似有些空,实际现有政策中正在一步步尝试,而且一定是未来的前景。

那么农民去哪?城里人去哪呢?

这就涉及到了“安居层面”,关于这点,要讲清楚,没有洋洋数万言不办,有机会再深入细谈,不过新的《土地管理法》已经有了新的改变,过去农村土地要建工程,要被使用,需要先收归国有,然后再使用,现在不用了,在国家相关部门监管下,直接与集体交接即可,在此前提下,农村“三块地”中的非农经营性建设用地,则可以自建租赁性住房,或引进利于三农发展的项目,等,这看似不大的改变,实质已经从根本上在改变农村土的使用性质。

城里的朋友以后想要在农村获得住房,不用再去买地建设,到农村租赁一个小院就是了,农民们也不用再冒着违规风险去卖土地,盖好房屋,月月收租就行了,题主所说的很少出现的问题,以后便也不再是问题了。

又何须再分个对错轻重呢?

乡村滋味感谢您陪伴小编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一问题,您有何高见,欢迎留言区一起讨论,别忘点赞、转发哦,对了还有关注,一点关注,一世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