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言:明君在位

说到中国古代的亡国之君们,我们这些历史读者总是带着鄙视的眼光去看他们的故事,不可否认地,这些故事往往充斥各种荒淫残暴的事蹟,或者昏庸无能的花式决策。然而在明朝末年的崇祯帝朱由检,却是一反常态,以一个一代英主的风范登上帝位。朱由检甫一上位,便扳倒了当时祸国殃民的大太监魏忠贤,朝野为之振奋,而且他本身也是明朝近百年来唯一一位正常的帝王。

他自幼虽然因为父亲(万历皇帝不喜欢这个皇太子)不受待见而遭受冷落,因此未能接受严谨的皇子教育,但他生性却酷爱读书,对于王府中那些经典如《贞观政要》等帝王教科书都能略有涉略,没事还能写几句诗词(当然质量相当普通),对于朝臣举办的经筵(朝臣为皇帝讲解儒家经典的早课)也相当热衷,在位期间几乎没有缺席。

单单是这份学习热诚,在有明一代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大概也只有老爷爷朱元璋可以比肩。

除了热爱读书,崇祯还相当勤政,他对于阅读奏本有种超乎寻常的喜爱。他会细读各级官员上奏的奏折,并一一批复,而且十七年来从未间断。为了能够有效地读完所有的奏章,他还下令改革官员写奏折的格式,要求所有人择要事书写就好,这也改变了明代奏折空洞冗长的弊病,这也算是崇祯的一项小小政绩。

在阅读批改奏章之外,崇祯经常召内阁朝臣平台奏对,即御前会议,讨论军国大事。可以说,崇祯每天的行程都在奏折与政事讨论之间无限循环。这样勤政的皇帝,在那数百年来也只有朱元璋和后来的雍正帝可以与之一比。

但可惜的是,大明王朝虽然迎来了这样一个百年难见的勤政皇帝,但晚明时期的残局却没有因为崇祯的勤政而变得更好,反而一发不可收拾地恶化下去。后代史学家对此也相当好奇,也纷纷归纳出崇祯的诸多决策失误与人格缺陷,试图找到并解释晚明衰亡的根本原因。

然而今天我们不去看崇祯这个人的人格缺陷,毕竟他已经是当时大明朝的最佳选择了,或许我们更该关注地,是当时的局面倒底有多绝望;就好比一场足球比赛,有时候不是自己的球队不努力,而是面对的对手实在太强。下面我们来看看,崇祯到底遇到了甚么样的对手,当时的大明到底还有没有救?

一、 国库空虚

如果说到钱这件事,大明朝可能是数一数二穷的朝代(这边指的是国家稅收)。这个穷主要来自两个主因,第一是朝廷税收进项的大幅减少,再者,就是庞大的内政开支。明太祖朱元璋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阶级跨越最大的成功人士,他对于底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苦难是有相当深刻地体会的。

他心疼辛苦耕作的农民,也憎恨不事生产的商人阶级,因此他刚一统一天下,便奠定了明确的重农贬商国策。明王朝以田税作为税收的主要项目,并且恢复晚唐时期的两税制。为了方便收田稅,明朝还为此多次丈量天下土地,朱元璋更是规定每十年就要丈量一次(只有朱元璋本人确实执行,后来就荒废了),绘制成着名的鱼鳞图册,这图册更被清朝所沿用,成为清初收稅的基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只从相对有限的土地中收税的政策,势必造成税收减少,而且也容易受到天气灾变的影响。据统计,明朝的田赋税收长期以来维持在2700万石,但由于灾害因素及王府的大量土地兼并,税收基本是逐年递减,对比四百年前的北宋,大明的税收大概只有北宋的一半不到。

巨大的内政支出是明朝财政赤字的第二项主因。明代官员的薪水之低,不构成任何实质问题,内政中最大的支出其实是赡养朱元璋遍布天下的龙子凤孙们。朱元璋的底层思想中有很重的家庭观念,对于朱姓子孙相当恩厚。根据规定,每个皇子封亲王之后,每年的俸禄最低为万石,这是明朝一品大员的七倍之多,而这仅仅是正规的俸禄,此外还有大量的土地或者婚嫁赏赐等额外项目。

一个朱姓王爷自十岁起就开始领朝廷俸禄,但凡有生辰庆典或是婚嫁喜庆,更有朝廷给予的相关费用等,以至有人评价道:「我朝亲亲之恩,可谓无所不用,其厚远过于前代矣。」自从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后,后来的继位者对于各地的亲王,更是警惕万分。

因此对于各地的王府出台各种限制政策,例如两王不得相见(即便是亲兄弟)、藩王离开王府必须向地方官报备等诸多限制,使得永乐之后的藩王基本上陷入一个半囚徒的形式,从出生下来就注定在这王府内终老,人生可以说是没有追求(除了有钱),因此藩王们只能把脑筋花在如何跟朝廷要到更多赏赐的这件事上。

当时的藩王已经做到了流水线生娃的地步,除了多纳妾外,也把每个妃子的生理周期计算好并按表行事,以达到最高的生产效率。藩王的努力是有相当成果的,从当时很多官员的喜报上某藩王有高达一百多个子孙,自己都认不全。而想当然,在这种生育竞赛的催化下,大明王朝的财政迅速恶化,许多省份一年的稅收都不足以供养省内的王府开销,这还不包含那些划分给王府的良田。

因此,在崇祯朝的国库里,基本上是完全空虚的,只能透过不断的加稅来应付日渐庞大的军事费用。所幸崇祯还算节俭,他主动撤销了许多皇室用度,也试图透过裁撤一些政府部门来节省开销,这其中就包含了李自成所在的驿站,而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相当清楚。

二、天气异常

崇祯或许可以说是历史上运气最差的帝王(没有之一)。他身处的时代,是地球的小冰期,这种气候的特征就是气温偏低,而且会干旱少雨。根据明朝的许多地方志记载,平均气温之低,是今天的人不可想像的,当时的长江一带曾多次出现太湖结冰的纪录,甚至是广州等亚热带地区也出现了厚雪,可见气候之寒冷。此外,干旱对于明朝后期的百姓而言更是家常便饭,尤其又以崇祯朝为最。

崇祯年间的旱灾在历史上绝对是绝无仅见的,尤其又以河南以及西北陕甘地区最严重(这里刚好是农民起义的高发区,绝对不是巧合)。根据记载,从公元1627年到公元1641年间(刚好是崇祯在位期间),黄河流域几乎是年年旱灾,不是一般的旱灾,是大旱,全省颗粒无收。其中又以公元1640年为巅峰,该年的全国的年降雨量甚至不到300毫米,这个雨量值之低在历代的旱灾史上都是仅见的。

如此频繁且长期的旱灾甚至造成黄河断流,以水出名的梁山泊竟然也多次干涸了。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如山陕甘冀等重度受灾早区,人相食的人间惨状可谓随处可见,而观音土自然也成了这些地区的产物之一。明末的几大农民起义军领袖,如高迎祥、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都是旱灾的受灾户,他们几人就是陕西的老乡。

明朝中后期的这些极端气候一方面激起了民变,也间接造就了明末朝廷的财政危机(稅收减少),朝廷为了平乱又不得不加稅,使得百姓根本活不下去,纷纷加入了农民军,因此农民军平了又反,循环不绝,明朝就是被这样活生生地拖死的。即便没有后金的搅局,大明朝也注定要毁在这恶劣的气候上。

令人讽刺的是,崇祯君臣当然也知道农民起义军的源头何在,也试图透过赈灾来扑灭农民起义军。当时的崇祯曾一度“大手笔”地拿出十万两白银,这当然只是杯水车薪,后来张献忠攻陷襄阳城后,从王府中拿出五十万两白银赈灾,这是有明一代赈灾的最大数额,看来真是不胜唏嘘。

终局:生不逢时

不可否认,崇祯是大明朝难得一见的优秀帝王。他的勤政跟节俭,不仅在明朝不多见,甚至中国历朝历代中,也没有多少帝王具备跟他类似的品质(当然他的人格缺陷也是挺大的)。

我们作为后来的历史读者,不得不同情这位可怜的帝王,倘若把他放在明朝的其他任何一个时段,崇祯都绝对可以成为一个中兴之主。但偏偏处於明末乱世,前朝的弊政外加老天爷不给饭吃,让这个早已日薄西山的王朝,更快地走向了灭亡。生不逢时,当真是崇祯朱由检的最佳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