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五年前,那位在自己的辞职信里写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女心理教师,曾因为这个热切的愿望和果断的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她曾设想自己在旅途中遇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开间客栈,安顿下来;或者继续到处走走,一切都遵从内心的安排。

姑娘的这种勇气当时也曾鼓舞了许多的年轻人,掀起了户外行动的热潮。有很长一段时间背包族兴起,户外探险盛行,出门旅行成为一种时尚。

人们少则三五人,多则几十上百人, 一起穿越城市和乡村,涉过河流和险滩,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释放。即便是现在,人们也把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看作是人生中最惬意、最畅快的行为。

与此相似,在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也曾兴起了旅游热潮,背包族们漫无目的地漂泊在美国大陆上,过着一种洒脱自由的生活。据当时的报道说,这都是因为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的发表所引起的巨大反响。

然而,《在路上》的那群美国青年又有过怎样疯狂的经历,最后的结局又如何呢?走进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66号公路就可以邂逅他们。

0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青年男女生活简单,不修边幅,喜欢穿奇装异服,厌弃工作和学业,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以浪迹天涯为乐。他们寻求新的刺激,绝对的自由,纵欲、吸毒、沉沦,以此向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进行挑战。

《在路上》的作者杰克凯鲁亚克就是这群青年中的一员。他根据自己和朋友横穿美国大陆的荒唐经历写成这部小说,成为了作家。

在写作的过程中,他废弃了传统小说家的技巧,用自己独特的即兴式写作手法,仅用三个星期在一卷30米长的打字纸上一气呵成,使故事跃然纸上。

小说出版后在当时的美国掀起轩然大波。旅行探险盛行,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游走在路上,只有行走,没有目标。混合着颓废和反叛的一代成了公路上的主宰。

作品之所以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力,并不是因为小说中人物的生活方式,如狂喝滥饮,吸毒,放纵性欲,动不动就驾车或搭车出游值得推崇,而是他们在极端的行为中所获得的生活体验和对生命的感知,容易让人们感觉到被释放的快感,从而引起共鸣。

这部小说使凯鲁亚克一夜成名,“垮掉的”一词成为他作品的标签。一时间叛逆、不羁、蔚然成风,成为人们追求自由、释放自我的一面旗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小说的主人公萨尔为了追求个性,与迪安、玛丽卢等几个年轻男女沿途搭车或开车,几次横越美国大陆,最终到达了墨西哥。一路上他们狂喝滥饮,吸大麻、玩女人、挡道拦车,夜宿村落,如鬼魅一般搅得路上乌烟瘴气,浓烟滚滚。

特别是迪安狂躁不安,歇斯底里,对生命的极限极尽痴迷。他驾车在路上,带着萨尔一伙,任意驰骋。不管到了哪个城市,他们都拎着酒瓶子整夜狂欢,从一个酒吧转到另一个酒吧。

他曾抽大麻幻象频生,差点丧命;也曾偷车取乐造成交通混乱,城市不安。他如同赶场般地同时辗转在多个女人之间,疯狂地追求情感的宣泄;他甚至要求萨尔当着他的面和自己的女友做爱以寻求刺激。

萨尔也曾学着迪安的样子和一个女孩子在公园里坐了一夜,但是却没有任何进展,只是干坐着。他从迪安身上获得了放纵的勇气,骨子里却摆脱不了正经的处世准则。

但是一经上路他们便没有了底线。极速飙车、故意去碰别人汽车的保险杠、在狭窄的桥上超车急转弯,这种驾车方式使人眩晕得仿佛生命之杯被打翻,一切都陷于疯狂。

萨尔的每一次上路都与这个灵魂人物迪安相关,或是寻找,或是追随。他成为被迪安影响的很多人中的一员,他们想通过一种极端的方式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来对抗“生存的沉重和毫无个性的随大流的消沉时代”。

他们唯一要做的事就是遵循着自己本能的信念上路,他们认为无忧无虑才是生命最本真的感受。一路上尽心、尽意、尽兴地活着,以此彻底摆脱物质和规则的羁绊。

04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每天都营营役役,朝九晚五。他们甚至没有时间思考自己为什么活着。每个人都戴着面具,活在无法摆脱的现实中,没有勇气,也不知如何摘下它,成了“被时间牵着的木偶,活得越久,皮囊越厚。”

我们更多的时候没有勇气像萨尔和迪安一样,放下生活中所有的束缚,无所顾忌地上路,开始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

萨尔和迪安疯狂的公路旅行,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但是却为我们打开了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大门。

当我们在周而复始的生活中不堪重负时,完全可以暂时放下那些束缚我们的原有生活模式,给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放个假。我们可以恣意地搭上旅行的列车,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呼吸自由的空气,体会不同的风土人情,获得重新开始承受生活之重的勇气和力量。

其实生活就是一条路,我们一直在路上。

人的一生都在进行一场漫长的旅程,停下来或者走出去都是人生。

如果真的感觉累了,就放下所有的负累,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