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的问题总是能引起很多人的兴趣,主要在于人们以为血型的不同可以预示着不同的“运势”。其实,血型的发现至今也就100多年,来源于“以血补血”的朴素想法。在这种直接补血的尝试下,挽救了一些人的生命,但更多人却因输血而死亡。直到1900年,科学家们才发现这些人都死于血管内的血液凝固,有些人的血清与另一些人的相遇就会凝固,而另一些人的却不会凝固,这才逐步发现了人们的红细胞抗原具有A型、B型、AB型和O型之分,只有配型相同的人之间相互输血才是安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我们绝大数人来说,血型来源于父母的遗传,是一辈子都不会改变的,这似乎可以“预示”些什么?早在20世纪20年代,日本人就首先就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他们认为血型好像与人格之间有着某些联系。比如:A型血的人更加内向一些,喜欢安静的环境而不善于人际交流,适合从事研究性的工作;B型血的人更加乐观一些,喜欢无拘无束而缺乏冷静的分析能力,适合从事创新性的工作;AB型血的人比较谨慎,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趣事并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艺术性的工作可能更适合他们;O型血的人则意志坚强,做事具有很强的目标性,需要执行力的工作也许更适合他们。

近100年来,类似的研究在世界各地都开展了不少,他们得出的结论也是千差万别和自相矛盾的。究其原因,在于决定人们性格的,父母遗传和家庭影响固然重要,但生活环境与社会文化等外在因素则起到了更为支配性的作用。我们回到血型不同的本质,在于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类型不同,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抵抗力”方面的不同。在这方面,科学家们真的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发现血型与以下疾病存在着确切的联系:

1、血型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有关。根据对130万人的调查研究发现,非O型血的人罹患心脏病和脑中风的风险比O型血者高9%。

2、血型与老年痴呆症的患病风险有关。根据一项小规模的研究发现,O型血的人大脑灰质的比例更高,能更好地保护他们不易受到老年痴呆症的侵袭。

3、血型与感染细菌的风险大小更密切。比如,B型血的人与AB型的人感染大肠杆菌的可能性最大;而O型的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可能性更大;造成弥漫性中耳炎的铜绿假单胞菌,A型血和AB型血的人感染几率更大;而对另一种致病菌链球菌来说,B型血的人感染机会更大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些研究发现,大家十分关心的病毒感染风险也与血型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诺如病毒的感染,O型血和A型血的人风险更大一些,而B型血的人风险较小;HIV病毒的感染,B型血的人感染率稍高于其他血型的人;流感病毒与副流感病毒的感染,O型血的人感染风险较低,而AB型血的人感染率较高。最后要提醒大家的人,这些研究的成果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同血型的人抗击病菌能力的不同也是相对而言的。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血型的差异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