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这是历史形成的“哲理”。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对权力的争夺总是常见的,而争夺的人则分很多种情况,最常见的便是官僚为了更大的权力争夺皇位,而另外一种便是生活疾苦的底层人民对权力的反抗。

在中国历史上不管哪一个朝代都有许多活生生的农民起义例子:在秦朝的时候,有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最后被秦军镇压而失利;明朝有十分有名的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并且最终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而历代中最为有趣的一次农民起义怕是要数嘉庆年间林清领导的农民起义,虽然此次起义是清朝农民你起义中唯一攻入北京甚至紫禁城的一次起义,但是在起义中他们却在紫禁城被鸟枪打趴下。

林清领导的起义故事

林清,是嘉庆年间农民起义的主要领导人,而他为何要起义还得从他的生活环境说起。林清,祖籍在浙江,父亲叫做林先本,曾冲南路巡检司书吏,当林清十七八岁的时候,便在一个药铺做学徒,学了三年出师后边在一个药房里面当伙计,后来因为某些事情被药房逐出来了。后来他的父亲死后,他顶替父亲担任了黄村衙门的书吏,后来又因为办公懒散被革去了职位。

总的来说,林清是一个比较懒散的人,但是从上述的事情中就能看出,他有些小聪明。被革职后的林清,因为生活清贫而做了各种劳动:开茶馆、做小工、当纤夫、做小贩等。因为生计艰难,在嘉庆十一年的时,听其姐夫族人说只要加入宗教群体,变会有饭吃,还不用劳动,于是通过介绍加入了一个叫做荣华会的组织。

荣华会是当时京畿一带的红阳教的一支,十分出名,加入组织后,林清通过自己的小聪明在组织中混得风生水起,很快他便成为了荣华会的头目,这种本领在今天来看也是十分让人敬佩的,果然不同的人还是得在不同环境下才能发挥自己才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庆十三年间,不安于现状的林清结交了李文成和牛亮臣两人,并且三人解成了兄弟,随后林清自称是“先天祖师”刘佐臣转世,自称自己为“后天祖师”,将自己进行神化,而神化的原因则是想将自己所在的荣华会和红阳教等京畿一带的宗教进行统一。

着实是有一定的头脑,像极了当初陈胜吴广起义时编造的“陈胜王”的占卜把戏,也说明了当时的社会,要想成功还是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原因和当时社会的迷信程度。由此林清带领众邦兄弟创建了“天理教”,发动“天理教大起义”的根本。

林清虽然自称为“后天祖师”,但是凭借迷信是不够的,迷信只能为自己找一个统领宗教的借口,但是要想起义,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林清在成为天理教领导者以后,便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许多的钱财,而林清也算是英雄好汉,对组织中的人也是十分的大方,当时有一句话就是形容这个场景的:有告贷者,辄给之,乡村仰食者万余家。

大概的意思便是只要想借钱的人,林清都会给,那个时候,仰仗他吃饭生活的有上万的人家。足以说明他的慷慨大方。现在势力也有了,民心也得到了大部分了,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这么个道理。于是林清与李文成等人开始正式的谋划起起义来了。渐渐自命不凡的林清,开始给组织定下了形式、官职、旗帜、口令等。

林清开始不断的壮大天理教,为武装起义做准备,他一边让手下抓紧时间打造兵器,监督两百多名骨干每天锻炼身体、演戏操练,另一边也在不断的美化自己的形象,让自己好有个起义的缘由,于是他在期间弄出很多的舆论,比如“若要白面贱,除非林清坐力量殿”等。林清还利用自己做小贩的身份结识了很多宫中的小太监,给他们“洗脑”,让他们归顺于天理教,于是便有了皇宫中的内应,为起义打下了基础。

根据宫中传出的消息,皇帝一个月后便会离开皇宫,对林清来说这便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林清早早的做好准备,在嘉庆十八年,九月十四日,直接攻打入皇宫。因为当时皇帝不在宫中,所以紫禁城防备松散,这给了林清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林清很快带领兄弟们打入了皇宫,给清廷来了个措手不及。

这时候林清的队伍已经翻墙到了养心殿附近,当时曼宁和几个亲王仓促的应战,曼宁在养心殿门口用鸟枪打中了两个起义者,让从来没有见过枪支的农民起义者吓得赶紧趴在地上,这才让朝廷稳住了局面,最后朝廷调来了火器营兵堵住了西华门,断了起义兵们的退路,两派进行厮杀,最后敌不过清廷的火器,惨败。随后朝廷在紫禁城内大肆的搜索,因为起义兵中叛徒的高密,林清被捕,此次农民起义才彻底结束。

压迫人民的英勇无畏

捉捕林清后,朝廷审问林清,林清的供词大概是说入教只是为了钱财,后来众人推他掌卦,他见跟随他的人越来越多,才有了谋逆的心思。可能是因为林清的小聪明、也可能是因为林清是慷慨大方,又可能是因为那个时候人民实在被压迫得厉害,才促成了这一次的农民起义,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种标志,标志被压迫人民的英勇无畏,坚强不屈,为了改变生活的状态,勇敢的选择斗争。

林清领导的起义失败,但是却震惊了当时的所有人,嘉庆皇帝都承认:林清能够攻入紫禁城,是汉唐宋等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竟然发生在大清朝。从另外一个角度又说明了当时清朝统治者的腐败和落寞,被视为“固若金汤”的紫禁城,竟然被两百多名手持大刀的起义者攻破,这也又在历史长河中,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记录下热血的一笔。

文/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