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奶是许多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佳品,但普通人尚存在许多误区,使本该被吸收的营养白白流失,甚至产生反效果,对身体造成伤害。

误区一牛奶越浓越好

有人认为,牛奶越浓,身体得到的营养就越多,这是不科学的。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也有人唯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加奶粉如果是婴幼儿常吃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缺乏,甚至拒食,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这是因为婴幼儿脏器娇嫩,承担不起过重的负担与压力。

误区二用高钙奶补钙

:市场上“高钙奶”较多,不少消费者为了健康特意选择这类产品。实际上,这些产品与普通牛奶相比并无明显优势。所谓高钙奶,每100毫升也只含钙130~150毫克,而每100毫升普通牛奶含有110毫克以上的钙,有些牛奶甚至可以达到130毫克。牛奶中的钙是容易吸收的乳钙质,而且牛奶中的乳糖、氨基酸、维生素D等都能促进钙的吸收,而人工添加的钙是价格极为低廉的乳酸钙等无机钙,吸收率并不高可见,如果需要补钙,只要每天喝牛奶就可以了,并不一定专门喝“高钙奶”此外,由于牛奶中的酪蛋白束胶对钙离子浓度十分敏感,添加过多的钙质会影响牛奶的稳定性,加热时钙质容易沉淀,牛奶的口感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误区三喝奶会发胖:

许多人都有这种担心在天然食品中牛奶营养最为全面,但这不等于喝牛奶一定会长胖。牛奶含水分86%左右,一袋250克的全脂牛奶仅含热量150千卡,相当于小半碗米饭或一罐可乐然而,吃一包100克的饼干,就会摄入热量450千卡以上。牛奶容易使人产生饱腹感,餐前喝一杯牛奶,可以有效缓解饥饿,降低食欲。如果用两杯牛奶代替晚餐,甚至还有减肥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睡觉前要喝牛奶,则应该相应减少晚餐的食量,以避免摄入过多热量。

误区四加糖越多越好: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许多人的“共识”加糖是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热量,但必须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牛奶里最好加蔗糖。蔗糖进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后,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那何时加糖好呢?把糖与牛奶加在一起加热,这样牛奶中的赖氨酸会与糖在高温下(80~100℃)产生反应,生成有害物质糖基赖氨酸,危害健康。因此应先把煮开的牛奶晾至温热(40~50℃)时,再将糖放牛奶中溶解。

误区五用酸奶喂养婴儿

:酸奶是一种有助于消化的健康饮料,有的家长常用酸奶喂食婴儿。然而,酸奶中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虽然能抑制很多病原菌的生长,但同时也破坏了对人体有益的正常菌群的生长条件,还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尤其是患胃肠炎的婴幼儿及早产儿,如果喂食酸奶,可能会引起呕吐和坏性肠炎

误区六在牛奶中添加橘汁或柠檬汁以增加风味:

在牛奶中加橘汁或柠檬汁,看上去是个好办法,但实际上,橘汁和柠檬汁均属于高果酸果品,而果酸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误区七瓶装牛奶放在阳光下晒可增加维生素D:

有人从广告中得知,补钙还要补维生素D,而多晒太阳是摄取维生素D的好方法,于是便照方抓药地把瓶装牛奶放到太阳下去晒。其实这样做得不偿失。牛奶中可能会得到一些维生素D,但却失去了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因为这三大营养素在阳光下会分解,以致部分或全部失去;而且,在阳光下乳糖酵化,使牛奶变质。

误区八以炼乳代替牛奶:

炼乳是一种牛奶制品,是将鲜牛奶蒸发至原容量的2/5,再加入40%的蔗糖装罐制成。有人受“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华”的影响,便以炼乳代替牛奶。这样做显然是不对的炼乳太甜,必须加5~8倍的水来稀释但当甜味符合要求时,往往蛋白质和脂肪浓度比新鲜牛奶下降了一半如果在炼乳中加入水,使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接近新鲜牛奶,那么糖的含量又会偏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