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美国海军“里夫斯”号巡洋舰、“奥尔登多夫”号驱逐舰、“伦兹”号护卫舰访问青岛,这是人民海军首次接待美国军舰来访,揭开了人民海军历史上新的一页。当年正值中美合作期,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海军也应派舰艇编队回访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派哪艘舰呢?我国海军真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军舰。051型的排水量仅3000多吨,和美军8000多吨的大型驱逐舰相比,实在差距太大,如果没有补给船的帮助,甚至无法到达美国的夏威夷。

说到这里,有些网友就会抬杠。1980年的“580”任务,051型连续航行8733海里,到夏威夷访问单程才5000海里,按照580任务的航行水平, 去一次夏威夷虽然属于突破性航程,并非不能做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南下太平洋护航可是一次战斗任务,海军作足了充分的准备,整个编队共18艘舰船,总吨位17.4万吨,其中海洋调查船2艘,测量船2艘,051型驱遂舰6艘,补给舰2艘,打捞舰2艘,辅助船4艘,超黄蜂直升机4架,总出航人数5360人。大编队出航和出国访问可是两码事,因此,这两次任务没有可比性。

为了完成这次访美任务,海军最终选择了679型训练舰郑和号。郑和舰服役于1987年4月,舰龄较短,排水量6000多吨,勉强拿得出手。这艘舰用航海家郑和命名,舷号是只有航母才有资格使用的两位数“81”,而且,随舰出访的都是海军的明日之星。可以说,一艘郑和舰寄托着我们中断了数百年的远洋梦。

1989年早春,郑和舰载着中国海军的未来从青岛出发,踏上了远涉太平洋的漫漫征程。但郑和号的航行并不顺利,刚刚驶入太平洋就遇上了台风。为了规避台风,郑和号只好沿着台风的外围航行。原计划进行的补给作业,因受风浪的影响,不得不将原来的横向补给,改为纵向补给。原本只要4小时就能完成的补给整整用去了12个小时,官兵们都筋疲力尽。风暴整整肆虐了5天,甚至将舷号“81”都冲掉了,舰上的官兵仍然坚守岗位,先后排除了49处大小故障,终于迎来了风平浪静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8日7时45分,郑和舰首次越过180度子午线,进入西半球。一位年轻的水兵大步跑向舰首,兴奋地呼喊,他是第一位越过180度子午线的中国水兵。一位随舰实习的学员,将“大连海军舰艇学院”的校徽沉入海底,留作永远的纪念。

经过11天的连续航行,郑和舰终于抵达夏威夷。在中心泊位第26区,美国海军只留下一个与郑和舰长度差不多的泊位,打算用拖船将郑和舰顶靠码头。舰长自信地回答“我们自己靠。”在他镇定自若地指挥下,郑和舰稳稳当当地靠上了码头。随后,中国水兵准确、漂亮的撇缆动作,让在场的美国水兵赞叹不已。

终,郑和舰圆满完成了访美任务,但遗憾的是,郑和舰只是训练舰,而不是驱逐舰。当时的中国海军实在拿不出能远洋航行的主力舰艇,使得首次访美略带遗憾。同时,那时候中国海军与美军的差距非常大,出访官兵的军容风貌还表现地不够自信,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三十年弹指一挥间,现在的中国海军的常规作战力量已经排到了世界第二,“全驱全盾”的主力舰队甚至让欧洲各国海军都羡慕不已。希望有朝一日,中国海军能派出航母编队重访夏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