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本的觉醒,如何快速形成可以与欧美列强对抗国家?此时的日本思想界,弥漫着各种思潮,最大的思潮便是想将日本向大陆延伸,实现“大陆国家”的梦想。比如,日本江户后期战略理论家佐藤信渊,在他的著作《宇内混同秘策》的开头部分写道:“从支那国的满洲开始取之不难,建议夺取中国东北部(满洲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比如,杉田鹑山更直白,与其拿出精力支援中国,不如加紧取之,成为列强的同伙。再加上,日本政界、军界,感觉如果在本土防御欧美以及俄国列强的入侵,还是不够安全。他们想到的办法与佐藤信渊、杉田鹑山类似,就是“御敌于国门之外”,仗要在别人的国家里打,庆祝要在自己国家举行。

正如,我开头所讲,你怎么看待他,你就会怎样对待他?明治时期的日本,已将中国作为掠夺和侵略的对象。再加之,中国是“傻大个”共识的形成,促使着日本急于冒险一试。

成为列强的同伙,在一系列思潮的影响下,一个名叫西乡从道的日本军官在日本国内反对与支持声不断交织中开启了冒险之旅。没曾想,这次冒险行动,打开了日本胖揍中国71年的历史。

事件的起因源于语言沟通的不畅。清同治十年(1871年)10月,一艘琉球宫古岛民的进贡船在回那霸航行时遭遇台风,漂流至台湾南端,船上69名乘客溺死3人,有66人上岛登岸。但后来他们因闯入台湾南部牡丹社乡台湾原住民(排湾族)住地,遭台湾原住民杀害54人,逃过一劫的其余12人则在当地汉人营救下前往台南府城,然后转往福州乘船归国。

这一事件,对早已图谋出兵中国的日本势力视为良机。而日本国内围绕这一事件争论不断,直到1874年2月6日,在明治政府内阁会议上通过了《台湾藩地处分要略》,才有定论。那就两个字:开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略第一条就表明:“清帝国政府将台湾土藩部落视为不必要之地。即便是既往清帝国刊行之书籍,特别是去年前参议员副岛种臣赴清之时,根据清朝官吏的回复也可判明其为无主之地。就我藩属琉球人民被杀,实施报复应为我日本帝国政府之义务。讨藩公理也是基于此原则,以期讨藩抚民。”

也就是说,台湾是无主之地,日本可以对其发动军事进攻。尽管内阁会议上要出兵台湾,但是明治政府内,还有很多人反对。是年4月18日,木户孝允明确反对出兵,并宣布辞职。而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人对此事持消极态度。

可见,此时有点傻大个标签的中国,日本人也有所顾忌,毕竟在此之前的数次中日战争,日本都以失败告终,其中万历三大征的朝鲜之战,让日本从此闭关锁国,不敢染指大陆。

在这种思潮下,明治政府决定中止进攻台湾的计划。但是已经做好准备的台湾远征军司令官西乡从道准备蛮干,这一年5月2日,他派出先锋部队出击。战争中,排湾族据有深谷,频出阻击,让日军陷入泥沼,进退维谷。

明治政府眼看西乡从道的战况不佳,深恐战事胶着,以至全军覆灭,即特派日本全权办理大臣参议兼内务卿大久保利通赶赴北京谈判。这次谈判,前后谈了七次,初索赔军费三百万两。最终,清政府赔银五十万两外,还将和约中变相承认了日本有权保护琉球,中国无形中丧失了对琉球的宗主国地位。

这次事件,有三点对日后中日关系影响深远,第一就是,明治政府通过战争看到了清政府的软弱,图谋台湾的野心更加炽烈,而后来占据台湾的成为日本第一想到的事。第二就是,让台湾原住民看到了保护台湾的不是满清政府,也不是汉人系台湾人,而正是原住民系台湾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清政府在世界各国面前,展现出是大清帝国愿意赔款,而不敢作战的想法。

正是看到清政府这样的心理,接下来,日本就开始不断胖揍中国了。随之而来甲午海战、八国联军侵华。这两次大战,主角或者说主力都是日本。其中,在八国联军侵华中,日本派出了2.2万名军人,相当于八国联军总兵力的一半,要知道八国联军总兵力才4.7万人。

伴随着八国联军侵华,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根据这个条约,日本获得了驻兵中国的驻军权。这种权利,后患无穷,以至于日本成为在此之后,伤害中国最大的国家。

原因就在于这种驻兵权的存在,让日本有意压制中国,伴随着日军的不断膨胀,此后日本与中国冲突不断,爆发了1927年、1928年出兵山东的事件,以及济南事件、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以致演变的全面侵华战争。

举个例子来说,卢沟桥事变发生前,日本已经将军队驻扎在北京近郊,侵略中国日本早有所预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