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是个狠人,狠起来连自己都骂。骂过金庸和琼瑶的作品是“四大俗”,骂自己架构能力不行。

毫不留情地,他也骂起了白岩松,主要说他是:“一个对自己很满意的人”“特别懂事、特别见得人、说到哪儿都理直气壮的广播词儿就出来了”“肉喇叭”。

白岩松是央视名嘴,从《东方时空》开始做主持人,网络上很多人评他诚实耿直,获得过“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优秀播音员主持”中央电视台十佳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等奖项。从时事到民生,从科技到体育,好像什么领域都可以信手拈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朔骂白岩松内容是怎样的?

王朔主要看不惯白岩松两点:一个是把自己看得很重要,二是觉得白岩松没有独立观点,只不过是某种立场部门的代言人而已。

开篇就说白岩松“他称自己是理想主义者”,“坐在第一排的人”,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对自己很满意的人”。访谈自己新书的《痛并快乐着》的时候,视线旁若无人,“眼镜总是冲画面右上方闪烁的”。

而且也喜欢高频使用“一定”、“总是”、“应该”这样绝对性的词汇,俨然如一位“有超常理解力的能者”。

白岩松是否如王朔说的这般?看过一些视频资料,的确和王朔说的差不多,回顾白岩松从事的节目,《东方时空》、《抗洪救灾直播》、《焦点访谈》、《感动中国》、春节联欢晚会,要么是对局势、民生的看法,要么是对正确价值的肯定;在感动中国、联欢晚会上这样的时刻,词语难免用“总是”、“应该”之类的词,把幸福未来描绘给观众。

这些都是白岩松在专业生涯锻炼出来的习惯,还真在所难免,要用普通人的视角去谈这些东西,白岩松做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个方面王朔批白岩松就是没有独立观点,强作真诚实际上却是“骨子里的做作”。王朔举了白岩松采访余华的内容,“他的脸上偶尔浮起一些挂在嘴角的微笑作为回应”,“一个聪明人强迫另一个聪明人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他一起露怯,做肤浅、不着四六的交流”。

想必是设计好了问题,但是又没有更合适的想法蹦出来,不得不勉强地进行下去,导致两个聪明人看起来都不是很聪明的样子。这就是采访当中的尴尬状况。

白岩松是不是一个观点被驯化的“肉喇叭”?

王朔写的这篇文章,是在2000年左右,在那之前白岩松所说的大多数都是在国家层面或者帮社会发声,很难有个人的意志王朔说的“肉喇叭”是很形象的。他只需安心做好自己的“肉喇叭”,不用格外把自己当成是“敢说真话”的人,因为毕竟是个主持人,不是评论家,骨子里还是受部门本身立场的影响,评论家敢说的话,他不敢说。表面上诚实耿直,实际上是仅仅对能说的部分指名道姓。不能说的那部分还是被掩盖在冰山之下。

这两年白岩松在新闻上比王朔要火一点。他2019年开设了演讲节目《对白》火了一把,白岩松拿着话筒,插着口袋,就像倚在讲台的老师,用自己的经历和理解去启发解惑(难改的固有姿态)。网友大呼接地气、很有道理、值得学习,这是什么原因?难道是空穴来风?

王朔曾评价他:“他写自己,个人境遇,无论是“痛”还是“快乐”都算情真意切。” 关键就在于这里,《对白》谈的也大多数是个人的看法,包括处理焦虑、社交、学习、是什么塑造了我们?

这些都是比较个人层面的内容,所以说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不过分,也得心应手一些。他在节目上有很多大家乐于引用的名句:

你行你上是最荒谬的一个语言。
30岁之前要不断做加法,因为你还有时间能力来纠错。30岁之后要做减法,打一口深井。
人的收入是跟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的。
谈判是双方妥协的艺术,贸易是双赢的艺术。
父母越健康,子女越自由。
一切事情要探讨意义的话,那就都不用做了。我关注的是,先去做,万一会有意义发生,谁知道呢?
去做吧,我不知道有没有意义,做就是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看出,他还是什么都可以说,因为接触的内容非常之多,说哪方面精通也不一定,但是说话之道一定是专业的,不然这些鸡汤、技术、处理心得怎么能脱口而出。

说到白岩松,在央视算是元老,从一开始就做出了成绩,最初生活不容易,但是也坚持下来了,他是央视最早的一批电视主持人,前无古人,全靠自己摸索。1993年他被临时带去了做《东方之子》的主持,后来这里变成了他的人生起步点,节目也成了他的主场。

毕竟还算是个人物,在一本正经的主持专业领域,成绩无可厚非,至于想突破一下做到崔永元的说话胆量,估计也是有难度。作为一个经历不少锻炼的大叔,给年轻人煲煲鸡汤,还是非常暖胃的。不说能有多大造化,但是至少让年轻人少走弯路,这算是功劳一桩。

至于王朔,好久没听到他骂谁了,这个时代喧嚣声太多,清醒的骂声还是缺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K台

你觉得白岩松是不是一个敢说真话的人?

2020-11-08  PK已结束  3人
  1. 1. 只是代表了官方的立场而已
    67%
  2. 2. 有自己的看法,敢于披露事实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