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凯摘要:方正证券发债融资计划叫停,补血失败背后,仍在大胆为业务净亏损的子公司补给,多个矛盾的迹象出现。

作者|天鹅

发债融资被否,大家肯定想到房地产企业。

谁曾想到,被称为“牛市旗手”的券商股,也会遇到发债难的窘境。

本周,方正证券收到了中国证监会一份中止审查的通知书,其筹备已久的融资补血计划,被突然叫停。

这条新闻在铺天盖地的蚂蚁集团暂缓IPO之下,未能“充分见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补血”中止

11月3日,证监会官网挂出了《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中止审查通知书(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引述了相关行政许可程序规定的第22条规定,对这场发债融资按下暂停键。

这究竟有什么样的原因?

我们来看看相关规定的内容,比如申请人因涉嫌违法违规被行政机关调查,或被被证监会限制业务活动;再如:为申请人制作、出具有关申请材料的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或其相关人士因涉嫌违法;另外包括违规被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立案调查。

根据方正证券此前披露内容:经法院裁定,自2020年7月31日起,方正集团及其四家子公司进入实质合并重整,根据法院裁定,方正集团及其四家子公司的实质合并重整从2020年7月31日起开始计算期限。

实际上,方正系的事件,出现逐渐化解的信号。

另据9月4日的公告,方正证券收到中证登《股权司法冻结及司法划转通知》,公司股东北京政泉控股有限公司)所持有的18亿股公司股份及其孳息(指通过公司派发的送股、转增股、现金红利)被解除司法轮候冻结。

叠加大股东结束轮候冻结因素,方正证券亟待补血的需求并不是很“紧迫”。

再看看最新大股东的变化,受到方正系事件影响,方正证券绝对多数大股东的增减数量一直“不变”(除公募指数基金),只有一家例外——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2019年三季度起,也是方正系事件发酵之时,香港中央结算持股比例“逆向”增加,这家公司是港交所全资附属公司,经营香港的中央结算及交收系统,本质就是一个代理人角色,背后真实股东身份并不对外披露。

比如,2019年三季度,该机构增持方正证券比例2.18%,而其他十大流通股东均未有增持变化;此后至今,中央结算也一直是十大流通股东中唯一持续增持的机构,而今年一季度,方正产业控股更出现高达近40%的大手笔减持。

另一方面看,方正证券来自香港的“跨境补血”,一直未停。

虽然媒体纷纷猜测,此次债券融资叫停与方正系大股东相关,今年3月该券商曾发布风险事项公告,称其认购的一笔2.3亿元的信托资金被受托人中信信托用于向方正集团发放贷款,于是产生了维权纠纷。

正如上文所罗列的诸多证据,方正的补血是否“恰逢其时”,才是最关键的原因。

还能输血

我们还找到了另一个证据,方正证券还不到“缺血”的地步。

11月4日,方正证券披露:董事会同意为全资子公司方正香港金控的融资提供不超过5000万美元的担保,同意授权公司执行委员会根据方正香港金控实际融资情况办理本次担保的具体事宜,包括实施、调整或终止本次担保等。

这个担保公告,出现得非常突兀,与中止发债融资可谓一前一后。

半年报曾对这家子公司业绩有如下披露:方正香港金控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净利润-2.72亿元。

这家子公司是开展国际业务的平台,主要通过下设专业子公司从事证券经纪、期货经纪、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自营投资等业务。报告期内,方正香港金控完成香港主板一只股票的保荐承销工作。

如此净亏损的子公司,业务量只有一只股票保荐承销,母公司还跑去融资担保,这种操作颇显无厘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正证券究竟缺不缺钱,这是发债事件的核心。

今年三季报,前九个月方正证券实现营业收入57.25亿元,同比增长15.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82亿元,同比增长37.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07亿元,同比增长40.22%。

如上图所示,1-9月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4.14亿元,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96.37亿元。截至2020年9月末,方正证券应付职工薪酬为13.76亿元。

对比一下发现,净利润区区14.82亿元,与应付职工薪酬相当,这个经营路数实在让人看不懂。

免责声明

富凯财经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文由富凯财经原创,转载联系后台,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