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説】说説花生

平日里,有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

除了人生中那第一次相识,

比如,花生就是其一,

蒸煮、干炒、油炸、凉拌、榨油等加工食用方式,

让它逐渐融入到生活之中,但也被忽略在了忙碌日常;

当花生换个模样,

以美玉的身份呈现在你我面前,

或许可以给我们一次重新认识的机会,

无关农事,不谈美食,只说意趣,

让这营养丰富的农作物,不仅能促进人民的身体健康,

也能给咱们的精神世界提供食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花生玉盒)

当一块玉石被加工成花生造型,

常会因为玉的文雅,给人留下文化印象与思考,

通过品玉赏意感受美好生活,

而玉雕人想把一件玉器雕出韵味,

也需在制作之前,对所要雕刻的题材对象进行学习了解,

并于设计琢刻中形成自己的文化解读;

三少前面曾经写过,

玉文化其实更多是玉雕文化,

而玉雕文化又可以理解为文化玉雕

对文化有了认识和理解才能把相关的玉雕作品做好,

才能让手艺不留于表面工艺

:文中下划线蓝字为相关文章链接,下同)

才能更好赋予自己作品灵魂与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生)

虽然自己目前还没有雕过花生,

但是于此写作过程中,内心已经萌生了一些想法,

也许以后遇到合适原料,会有这样一个题材的创作,

如果只是单纯的造型复制,徒琢其表,索然无味,

雕刻过程也会变得枯燥漫长,

发于心,生于意,琢于思,呈于型,才有韵味;

三少对花生的初印象应该是老家农田里的事儿,

大人们一耙子下去,松了土壤,也带出了成串的宝贝,

这时候自己就会迫不及待地磕去宝贝上的泥土,剥开外壳,尽享地头美味,

后来上学,一位老师给我们玩猜谜游戏,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

也成了童年印象中最有生活品味的谜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花生)

相信各位与花生都有一段有趣的初识回忆吧,

可长大后,生活的压力和工作的忙碌,

逐渐让你我常常忘记了品味生活,

感受生活中那些司空见惯的美好事物,

但是一碟花生米、两杯小酒的幸福生活也时有发生,

从这个角度来说,花生可以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

花生米配小酒,不知道是哪位才子的创意,

对达官显贵和平民百姓都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盘饤落花生,寿以番薯酒。”(饤dìng,供陈设的食品)

出自梁成楠《田家春日 其四》,

这里的“落花生”即为花生的别名,

其他还有长生果,泥豆,番豆,地豆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花生)

有的人说,玉花生寓意“健康长寿”,

应该就与“长生果”这一别称有关,

而且据了解花生含有一般杂粮少有的胆碱、卵磷脂,

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记忆力,

有益智、抗衰老、延年益寿的功效,

虽然不知道吃多少,吃多久才见效,但想想已是一种美妙;

据说花生原产秘鲁和巴西等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

十六世纪,明朝时才传入我国,

同时据考古发现,我国也有可能是原产地之一,

但是如今广泛种植的则为南美品种,

无论如何,通过玉器呈现出来时,

花生无疑还是充满了中华民族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画·花生)

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徐渭

曾在《渔鼓词 其四》中也写到了“落花生”,

洞庭橘子凫芡qiàn菱,茨菰香芋落花生。

娄唐九黄三白酒,此是老人骨董羹。

(凫,同“浮”; 菱,菱角 ;茨菰,即慈姑;董,深藏)

从诗词间也能领略到一种种美食、美酒的搭配;

说到这再看玉花生的寓意,似乎会更有味道,

依据玉雕文化中谐音的意趣,

花生配如意“生意兴隆”,花生配蝙蝠“一生有福”,

花生饱满成双对,取意“生生不息、子孙满堂”等,

一粒小花生也可以读出这么多的乐趣,

现代生活节奏快,但也请记得保留着探寻生活之美的闲情逸致……

文|玉三少

助审|猫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