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18【“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于精明中,圆悟精理,得大随顺,其心忽生无量轻安,已言成圣,得大自在。此名因慧获诸轻清,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轻清魔,入其心腑,自谓满足,更不求进,此等多作无闻比丘,疑误众生,堕阿鼻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略解】佛说:“阿难,在受阴区宇和受阴尽这首尾之间,又会出现十种境界,第八个境界是慧安自足,但是你不能把他当作圣解,否则会有好轻清魔入心。”

【详解】

“阿难!那些修禅定中的诸善男子,由观行力破色阴已尽,(对于色阴中的善境界都超越了,不作圣证,)内心对于忧、喜、苦、乐、舍这五受都很清楚明白,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禅定,(将破受阴)于‘离念一切精明’心中,圆悟此精明心即是佛心的妙理,而得大随顺(一切随心顺意),心中忽然生起无量轻安的觉受,于是误以为自己已经证得如来法身,便对外宣称已成圣道,于法得大自在。这叫做‘因慧获诸轻清’,如果悟到这种心态是不对的,就不会犯错,知道这不是圣证境界,如果当作已得圣证来理解,就会有好轻清魔乘机进入修行人的心腑,自称功德圆满具足,不再求上进,这样的修行人往往会成为无闻比丘之类,因其未证言证,疑惑误导众生,将来堕阿鼻地狱,就这样失去了正定而成邪受,为魔所摄成魔眷属,将来就会沦落到恶道当中。”

【注释】

“此名因慧获诸轻清”因为智慧开发,获得轻安清净的觉受。

“多作无闻比丘”无闻比丘,不求多闻、闻慧欠缺的比丘,这里统指生于无想天、不求多闻、上进、得少为足的钝根比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419【“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于明悟中得虚明性,其中忽然归向永灭,拨无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现前,乃至心生长断灭解。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谤持戒名为小乘,菩萨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于信心檀越,饮酒啖肉,广行淫秽,因魔力故,摄其前人不生疑谤,鬼心久入,或食屎尿,与酒肉等,一种俱空,破佛律仪,误入人罪,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略解】佛说:“阿难,在受阴区宇和受阴尽这首尾之间,又会出现十种境界,第九个境界是着空毁戒,但是你不能把他当作圣解,否则会有空魔入心。”

【详解】

“阿难!那些修禅定中的诸善男子,由观行力破色阴已尽,(对于色阴中的善境界都超越了,不作圣证,)内心对于忧、喜、苦、乐、舍这五受都很清楚明白,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禅定,将破受阴而于十方洞开豁然开朗的明悟中,得见受阴本属虚明妄想的性质,忽然心中归向永远断灭的见解,拨开了因果观归于无因果,一心趣向断灭空,断灭空心现前,乃至心中生起一切法都会长久断灭之误解。如果悟到这种心态是不对的,就不会犯错,知道这不是圣证境界,如果当作已得圣证来理解,就会有空魔乘机进入修行人的心腑,就会毁谤持戒是小乘人所为,宣称菩萨既已悟到诸法本空,哪有什么持戒和犯戒之说?这人常在对三宝本具信心的信众面前饮酒吃肉,广行淫秽,并且因为魔力加持而令信众对其污秽之行不生疑谤。

“当此魔鬼之心久入其心,会令他们吃屎喝尿与吃食喝酒一样,认为是同一种性质的,本质都是空性,从而破佛律仪,误导人并令人造罪,这个修行人就这样失去了正定而成邪受,为魔所摄成魔眷属,将来就会沦落到恶道当中。”

注释

“拨无因果”因果是正见,此人在心中拨开此因果正见,归于无因果之邪见。

“乃至心生长断灭解”断灭,诸法因和果不同,所以不能称为常;但因果相续,所以不能称为断。把这个因果相续之理拨开,称之为断灭,叫断灭见,是邪见当中最恶的一种。如果心生起一切法皆归永远断灭,寿终之后,一了百了,不受果报,那么此邪见人就会为所欲为、无恶不作。世间人中穷凶极恶的犯罪者大多是这种观点支配的。

“常于信心檀越饮酒啖肉”不少人受文学、电视剧影响,记住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坐”之类的观点,却不知紧接着还有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有个比喻,狮子可以跳到悬崖对面去,兔子看到了,也跟着跳,结果粉身碎骨。

“广行淫秽”现在有邪教人广行淫秽,宣称‘淫怒痴皆是戒定慧’,男女之事即是佛事,都是空性。末法时期人本来淫心炽盛,听到这种话就会想,既然能以淫欲而修无上菩提,同时又能享受鱼水之欢,何乐不为?所以他们与邪师一拍及合,孰不知造下地狱罪业。

“或食屎尿与酒肉等”日本邪教奥姆真理教头目麻原彰晃在其传记中说,他每天的屎尿,都卖给信徒,而且供不应求。还有一些邪人称其屎尿唾液是清净甘露,能消业治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420【“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味其虚明,深入心骨,其心忽有无限爱生,爱极发狂,便为贪欲。此名定境安顺入心,无慧自持,误入诸欲,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说欲为菩提道,化诸白衣平等行欲,其行淫者,名持法子。神鬼力故,于末世中摄其凡愚,其数至百,如是乃至一百二百,或五六百,多满千万,魔心生厌,离其身体,威德既无,陷于王难,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略解】佛说:“阿难,在受阴区宇和受阴尽这首尾之间,又会出现十种境界,第十个境界是着有恣淫,但是你不能把他当作圣解,否则会有淫魔入心。”

【详解】

“阿难!那些修禅定中的诸善男子,由观行力破色阴已尽,(对于色阴中的善境界都超越了,不作圣证,)内心对于忧、喜、苦、乐、舍这五受都很清楚明白,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禅定,已经认识到受阴是虚明妄想,却又味著其虚明之性(深入禅定会有自然妙乐),爱不能舍深入心骨,时间长了心中忽然有无限爱恋生起,爱到极点心便会发狂,便转为世间贪淫之事。这叫做‘定境安顺入心,无慧自持,误入诸欲’。如果悟到这种心态是不对的,就不会犯错,知道这不是圣证境界,如果当作已得圣证来理解,就会有欲魔乘机进入修行人的心腑,使此人一向妄说行淫欲就是修菩提道,教化白衣弟子们可以相互之间不分尊卑、亲疏、男女而平等共同施行淫欲,称呼行淫者为受持正法的弟子。由于鬼神力加持,能够在末法中摄受凡愚之人,其数至百,如是乃至一百二百,或五六百,成千上万。时间久了,欲魔就会对他心生厌弃,离开其心腑而去,这时此修行人无魔力所持,失去威德,就会陷于王难,官司缠师,甚至入狱。因为疑误众生,令众生和自己都造下入无间狱的罪业,这个修行人就这样失去了正定而成邪受,为魔所摄成魔眷属,将来沦落到恶道。”

【注释】

“此名定境安顺入心,无慧自持,误入诸欲这叫做在禅定中,安顺自然之乐入于心骨,却缺乏智慧无力自持,误入种种世间贪欲。

P421【“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受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亦当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略解】佛总结说:“阿难,面对这十种受阴境界,要认清楚,不得妄言登圣。”

【详解】

“阿难!上述十种禅那中所现境界,都是精明妙心与受阴虚明妄想心交互影响而显现的。众生顽迷,不以正念忖度思量,碰到这种因缘,因迷不能自己识别,便自妄言已登圣证,这样就造成了大妄语的恶业,果报是堕无间地狱。你们应当依照我说的,在我灭后,在末法中传示给众生,令众生开悟斯义,不令天魔得其方便、趁虚而入,保持如来正法,覆护修行人得成无上菩提道。”

【注释】

“皆是受阴用心交互”“离念一切精明之心”与受阴虚明妄想,交互影响,而显现诸境。

【若水中观】

到此为止,佛在P410-P421段全面开示了十种受阴魔境。受,按顺、逆、不顺不逆三种情况,可以分为十种境:悲哀1、衰微3、忧悬5(逆苦三);勇猛2、大喜6、我慢7、贪欲10(顺乐四);轻安8、空心9、疑虑4(不违不顺三)。正定以持戒为本,邪受以破戒为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1,2,-10是指经文顺序。)

受阴魔境是魔入自心,而接下来的想阴魔境,魔是通过第三者来破坏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