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张先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婉约派词人,在他以82岁高龄再次拜读自己父亲生前的诗作时心有所感,尤其是出自于《吴兴太守马大卿会六老于南园人各赋诗》的:“它日定知传好事,丹青宁羡洛中图”,触动他创作出了传世之作《十咏图》,这幅画后来被历朝历代的权贵所珍藏。

01

时值1992年,我国东北的一位李老汉自知不久于人世,为了给自己7个贫穷的子女留下一笔遗产,他想到了变卖李家的传家宝画卷——那是一幅上一辈人留下来的字画。不过由于李老汉并不清楚这幅画的来历,更加不知道其价值几何,于是就准备前往首都北京一家十分有名的古董行进行鉴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北老汉照片

该古董行的鉴定人员刚一打开李老汉的传家宝便感觉到了不凡,其上大大小小的印章分别来自于南宋晚期的权相贾似道、明朝的洪武内府,以及清朝的历代皇帝等,甚至还有乾隆皇帝的亲笔题字“诵芬写妙”。经过后续的鉴定,鉴定人员终于确定,这幅画就是出自于北宋时期张先之手的《十咏图》真迹,此前曾被清朝皇室所收藏不过后来不知所踪。可是,如此珍贵的文物怎么会出现在一位普通的老汉手中呢?

▲《十咏图》照片局部

02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次年,在袁世凯的逼迫下清宣统帝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灭亡后清朝皇室成员依然居住在紫禁城,受到袁世凯政府每年400万两白银的优待。不过袁世凯死后以清废帝溥仪为首的清朝皇室成员失去了经济来源,养尊处优的他们便开始将宫中珍宝偷偷运出宫外存放、变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伪满时期的溥仪蜡像

1932年,溥仪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在我国东北三省成立了伪满洲国,此前许多被偷运出紫禁城,还未来得及变卖的珍宝,也被溥仪带到了长春的伪满皇宫中。随着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伪满洲国就此覆灭,作为日本人傀儡的溥仪不得已携带着少量珍宝仓皇出逃,但其中还有剩余大部分珍宝都遗留在了伪皇宫里,而这些包括《十咏图》在内的古董文物,以及金银器物都被留守伪皇宫的人所瓜分。

▲伪满皇宫照片

03

据这位李老汉说,他的祖父正是当年溥仪在长春的伪满皇宫中的侍卫,在日本投降溥仪逃出伪满皇宫后,这幅《十咏图》就自此落到了李老汉祖父的手上,被其带回家中成为了李家的传家之宝,后来由李老汉的祖父传给李老汉的父亲,最后又再传到了李老汉的手中。

▲日本投降旧照

由于张先这幅《十咏图》真迹实在太过贵重,在当时古董行鉴定人员的建议下,李老汉找来了一位更权威的专家再次进行鉴定。这位专家经过鉴定后,再次确认了李老汉的传家宝确实是张先的真迹《十咏图》,并且告诉李老汉虽然这幅画作的来历并不是那么光明正大,但是因为其祖父是在我国解放之前所得,现在的确是属于李老汉的。随后该专家还与李老汉商量,提出用1万元人民币收购这幅《十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咏图》照片局部

遗憾的是,李老汉直言拒绝了这位专家的收购请求。李老汉在了解到这幅传家之宝的真实价值后,心中的定价远远高于这个价格。接下来李老汉找到了北京翰海拍卖公司想将《十咏图》进行拍卖,并且表示自己心中的理想价格在800万元人民币左右,这样平分给自己的几个子女后也不会显得太寒酸。

▲故宫博物院照片

1995年,北京翰海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许多对张先的《十咏图》慕名已久的古董商人、富豪纷纷举牌竞价,甚至时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的马自树,还亲自代表北京故宫博物院到场参与竞买。李老汉的传家之宝后被故宫博物院以1800万元的价格拍下,加上180万元的拍卖佣金,最后这《十咏图》被国家以1980万的价格收购到手。之前那位专家出价的1万元人民币与如此天价相比可谓是天差地远!

结语

经历了几十年的流离之后,原本从紫禁城流落于民间的《十咏图》总算是再次回到了这里,虽然故宫博物院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是《十咏图》兼具的艺术、史学和文学价值对我国来说根本就不是能够用价格来衡量的。这一切正如《初刻拍案惊奇》中所言:“物归旧主,岂非天意?”

参考资料:

《吴兴太守马大卿会六老于南园人各赋诗》 《初刻拍案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