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大佐离我们而去,已经9年了。

今年10月中旬,利比亚内战双方在联合国的调停下达成“永久停火协议”,预示着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能暂且告一段落。

这么多年过去,那么当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何要跟卡扎菲过不去?卡扎菲的死,又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背景与政变

二战后的利比亚本是个君主制国家,曾担任宗教教长的伊德里斯一世于1950年被部落联盟推选为国王,登基后的他旋即开始实施专制的高压政策,对内控制舆论,对外倒向西方,将买办资产阶级视为自己统治的根基;然而这一系列行动,引起深受民族独立浪潮思想影响的军方少壮派不满。

1969年8月末的一天,老国王跑到了土耳其度假,就是这么一个窗口期,被当时只有中尉军衔的卡扎菲给逮着了。

政变来得很突然,但却压根没死几个人。8月31号,卡扎菲和他率领的“自由军官”组织成员冲进了王宫,在与王室卫队的冲突中只有一个倒霉蛋被打死,其余的全都乖乖投了降。

那一年,卡扎菲只有27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政变成功的第二天,卡扎菲就告知世界:利比亚从王国变成了共和国,欧美各国听闻后那是一脸懵逼。这小子谁啊?他到底想干啥?

正当欧美打算磨刀霍霍的时候,卡大佐发声了:“新政府将保护所有外国公司在利比亚的资产,大家可以正常进行商业活动。”得得得,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西方国家才懒得管是谁统治利比亚呢。

然而卡大佐的嘴那可是骗人的鬼,还不到一年时间,卡扎菲就变卦了。

02.崛起与反美

1970年6月,利比亚政府下令收回美国在利比亚的惠勒斯军事基地,六千名美国大兵被赶回了老家;接着是全面废除前政府与美国签订的各项协议,包括对石油产业的全盘国有化,并声称美国是“阿拉伯国家的头号敌人”,自此,两国的外交代表从大使级下降到代办级。

为啥卡扎菲非要这么干呢?难道当个买办躺着赚钱他不香吗?诚然挣钱很重要,但挣了钱有命花显然更重要。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卡扎菲的统治基础到底是什么。

上文中我们就提到,军方少壮派和城市底层是他最重要的支持者,卡扎菲势必要代表他们的利益,原先的买办卖国赚来的钱一分都落不到这些人的口袋。

相反在欧美等国的层层盘剥之下,城市老百姓对外国人的愤恨程度也是越来越高,那么在民族主义的加持下,反对欧美便成了他们最大的政治诉求。

因此卡扎菲不得不走上这么一条和西方国家对着干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利比亚的内部政治转向很快吸引了苏联人的注意。

一方面,苏联希望在南地中海找到一个合适的港口让红海军“航行自由”;

另一方面,利比亚也需要找一个靠山对冲来自欧美的军事压力,一来二去之下双方迅速达成协议,苏联人获得了的黎波里,班加西,托布鲁克,阿克巴本纳菲四个港口的军事使用权,利比亚则拿到了大批经济军事援助,一桶桶石油卖到国际上,那赚的真是盆满钵满。

也是在那段时间里,卡扎菲大幅度改善民生,建立起了一个基于石油贸易之上的高福利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钱,又有了苏联人撑腰,卡扎菲逐渐变得自大起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卡扎菲的授意下利比亚爆发大规模反美游行,一把火直接烧了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两国直接断绝了外交关系。

不仅如此,在1986年卡扎菲还用导弹直接打下了三架美国飞机,这下子可惹恼了从不吃亏的美国人,里根政府直接授命,派轰炸机炸他丫的,而卡扎菲也为此付出了小女儿丧生火海的代价。

小女儿的死让卡扎菲意识到,靠正规手段根本无法和美国相抗衡,既然玩不了明的,那就来玩阴的。

1988年12月,一架波音747在苏格兰上空爆炸,近两百名美国人当场死亡,在事后的调查中发现,是利比亚政府一手策划了这场恐怖袭击,自此美国人把利比亚打上了“恐怖国家”的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彼时的卡扎菲志得意满,国内的经济蒸蒸日上,国际上靠着“反美”获得了许多非洲国家的支持,正当卡大佐想要再搞一票大的时,任谁都没想到,利比亚最大的靠山——红色大厦倒塌了。

03.投降与失败

哦豁,这下完蛋了。几十年的积怨下来,卡扎菲早已经和西方尤其是美国结下了血海深仇。可形式比人强,卡扎菲不得不跟墙头草一样,又迅速倒向美国。

来看看他是怎么操作的:第一,积极赔偿88年空难中罹难的美国家属,第二,实施全盘的国企私有化政策,第三,国际上紧跟美国的步伐,迅速和美国的竞争对手划清界限。

然而,这全都是卡扎菲的一厢情愿,美国人只认利益不认感情,诚然美国人暂缓了对利比亚的制裁和打击,但梁子远非这么快能解下的。

怎么办呢?卡扎菲举目四望,英美法清一色得罪了个干净,俄罗斯只剩下了半条命,于是他把主意打到了非洲国家的身上,想玩一个报团取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7年6月,在非盟准备召开首脑会议的前夕,卡扎菲突然造访了一些非洲国家,向他们提出了构建“非洲货币基金组织”的构想。

所谓“非洲货币基金组织”,类似于迷你版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旦成立便可以在非洲内部给需要贷款的非洲国家直接提供经济援助,但显然卡扎菲的胃口更大,他甚至打算以此为基础,发行非洲自己的货币——非元。

这下子可就真的动了欧美国家的奶酪。

IMF背后的金主是西欧和美国资本,每年IMF向非洲国家提供的贷款数额不固定,但每一笔都至少数十亿美元,算上远超商业银行的贷款利息,IMF的收入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非盟不仅要绕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还要发行自己的货币,让欧美国家彻底下了清剿卡扎菲政权的决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中,出力最多的不是美国反而是法国。原因也很简单,法国受到的利益伤害最大。

利比亚地处北非,和法国的传统势力范围西非离得很近,而后者的经济命脉完全掌握在法国人手里,甚至国家货币都是由法国央行发行的西非法郎,一旦利比亚把“非洲货币基金组织”和非元做实,那一定会从根本上动摇了法国人的统治基础。

美国人也是一样的道理,利比亚盛产石油,如果非元正式发行,以卡扎菲的德行一定会拒绝接受美元作为交易结算货币,这是美国全球霸权中最关键的一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人既然发现了威胁,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以利比亚私藏具有大规模杀伤性的化学武器为借口,直接下场干掉了卡扎菲。

所以,从头看下来,利比亚的卡扎菲政权一出生便与欧美各国之间存在天然不可调和性矛盾。

然而作为一个领导人,他不仅没有长袖善舞地处理好多方面利益,甚至还在野心的驱使下妄图以一届弱国的国力,挑战世界的强权,最终落了个国灭,自己被部下打死的下场。

如果你要问卡扎菲的失败有什么启示——那么美国人说你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时候,你最好真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