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时间,海底捞状告「河底捞」商标侵权一事,登上热搜闹得沸沸扬扬。可该案件被长沙市天心人民法院一审驳回,认为「河底捞」并未侵犯海底捞的商标权。

你以为这件事情到此就结束了吗?显然,海底捞不是这么想的。

根据相关消息,海底捞在商标注册方面,有了新的大动作。它连续申请了多个和海底捞相关的商标。包括但不限于「池底捞」「洋底捞」「海底捞」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波操作,究竟能给它带来多少益处,规避多少抄袭侵权案,尚不清楚,但妥妥的,让它又一次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当中。

模仿驰名商标这件事情,或许大家都见怪不怪了,无非就是想靠着商标的品牌力度,能为自己多拉一点客源,增加一些口碑。

而作为被模仿的那一方,将模仿者告上法庭,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了。

业内最有名的估计还是阿迪达斯。但凡跟它那三道杠类似的商标,它都会告别人侵权。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例子就是,特斯拉为了避免被阿迪达斯误认为侵犯商标权利,将它的「Model 3」原先的罗马数字「Ⅲ」,改成了现在的阿拉伯数字「3」。

02

从企业维护商标的合法权益来说,这并没有任何的问题。

但凡事过犹不及,如果非要在这些事情上,去和那些名不见经传,想靠着别人的商标蹭一点名气的小企业斗到底,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了。

并且,还让我知道了,一个叫做「河底捞」火锅的存在。

首先,对方即便模仿了,能起到的所谓品牌效应,根本就不存在。

大家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无非就是在看到这个商标名称的时候,会笑一笑。

这就像一个背过名牌包包的女生,看到有一个人背着同款的仿冒包包,只会会心的一笑。

她不会戳伤别人,因为她知道对方为什么要这样做,也知道对方对她来说,不具任何威胁力。

其次,维护品牌形象,并不是靠打击别人得来的。

大家之所以对海底捞这么熟悉,无非是大家口口相传的服务态度。因为这个态度,大家才认可了这个品牌。

现在有一个仿冒品突然冒出来,难道大家会认为,除了名字有些像之外,服务态度也是一样的吗?

显然,这是难以做到的。因为这是一个企业之所以存在的最核心因素,也就是它的文化。

如果这一切是这么的容易模仿,或许让一个已经成型的大品牌去模仿,更容易将海底捞给打垮,而不是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山寨公司。

最后,反过来想,这也是海底捞的胜利。

为什么别人非要模仿海底捞,而不模仿其他的呢?就是因为大家认可海底捞,所以才想蹭一下海底捞的名气。

海底捞要是不出名,别说模仿的人不会存在,它也不可能发展壮大到如此地步。大家模仿只会模仿好的,没有谁说去模仿一个比自己更差的人。

当更多的人开始模仿海底捞的时候,唯一能够说明的就是,海底捞做得比以前更加强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在这一次海底捞的商标申请行动中,总共能够检索出1700条的信息,可见他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想要将和自己产品相关的名称,全部都抓在自己手中。

真不知道这种做法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无非是在消耗社会的资源,消耗企业的资源罢了。

海底捞这件事情,可以说,只是商业活动中的一个小点,但它折射出来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度思考。

都说现在互联网时代,合作共赢才是一起走向胜利的唯一路径。

可是,这一理念下,很多企业的做法却是背道而驰。要么你死,要么我亡。绝不存在所谓的并肩前行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当网络打车刚刚出来的时候,多家企业相互竞争,给到司机和乘客的优惠力度是最大的。

当白热化的竞争走到末尾,活下来的企业,开始一家独大,补贴被大量取消,价格不断上涨,还出现了所谓的「大客户杀熟」的现象。

这些,难道不正是恶性竞争所产生的结果吗?

当然,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想要做到一家独大,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这不代表企业就不需要发展。

04

在每一个细分领域里面,企业依然存在着竞争,也依然可以做到第一第二的位置。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有一些事情就是管理者不得不去做的。

第一,完善内部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的竞争。有怎样的员工,就会创造出怎样的企业,继而才能够让企业在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当一家企业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内部究竟是怎样的。

内斗不断,官僚严重,当这些极度负面的情况存在时,企业哪可能还有多余的精力去想着怎样发展得更好呢?

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先把企业内部打扫干净了,让大家能够就着一个目标一起发力,才可能实现企业最终的理想与抱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打造企业品牌力度,做好企业形象定位。

现在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互联网时代,你不将自己展现出来,没有人愿意主动去帮你一把。

既然展现自己的方式已经多种多样,那为什么不可以主动的走出来,让别人去了解自己呢?

可惜的是,在找我做咨询的一些企业里面,很多老板,不具备运营的思维,他们一味地觉得,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够达到他们想要的目的。

可是企业毕竟处在社会大环境当中,如果一味的只是闭门造车,别人根本不会知道,你有多大的能耐,更不会吸引企业所需要的高端人才。

这一切,只是因为大家不知道你,而不是因为你有多么的不好。

第三,具备持续的竞争能力。

提升能力,要求企业能够在任何环境下,都敢与别人比高低。

它可以是「伙伴与对手」的双重身份,而不是说,当竞争出现,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打击别人,来让自己成长。

与其花精力去缩短别人的那条线,为什么不更关注于,让自己的这条线画的更长一些呢?

而这恰恰需要企业能够有竞争的意识。

竞争不是打击,竞争是让自己变得更强,让对手难以超越。打击对方,不仅不会显得自己很牛,还会让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后劲不足,停滞不前。

总之,对一家企业而言,总有一些东西是比赚钱更重要的。将这些事情做好了,效益自然就来了,做不好,已经有的,也有可能再度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