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一段非常特殊的历史,在这长达500年的岁月里,战火从来都没有在这片土地熄灭,百姓也从来没有从水深火热的苦海当中解脱过。即使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也没有办法改变老百姓的处境。

等到了战国后期,七个强大的诸侯国并立,天下格局虽然有所稳定,但各国国君,对于其他国家的土地仍然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可能发兵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前326年,赵国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帝王赵雍。作为赵国第6代国君,他的上位改变了整个赵国的命运,同时,也在六国当中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当时的六国都在积极寻求强国之路,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已经从最初那个弱不禁风的小国家一步一步成长为真正的地方强国。

不过对于秦国当时的兵力而言,如果蚕食其他六国,仍然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情。此时的赵国就仿佛当初的秦国一样,在六国中显得是那样的脆弱,那样的不堪一击。

但是这一切并不能责怪赵国的历代国君,当时的赵国几乎可以说处于内忧外患,在内部一个中山小国,将整个赵国划分为二。历代国君都想要干掉中山国,奈何在中山国的背后,一直是齐国予以支持。

因此如果与中山国开战,就意味着先要想办法解决齐国。齐国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强国,赵国与之作战,无异于自寻死路。而在赵国的北边,匈奴林胡等诸多游牧民族也时常侵犯边境。赵国虽然派兵驻守边界,但效果却微乎其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背景下,赵武灵王的登基,注定是一次坎坷之旅。只是没有想到,赵武灵王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那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胡服骑射。其实赵武灵王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对赵国的处境了然于胸,但是却一直想不到比较妥善的解决之法。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北方的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常年骚扰赵国,每次都是在赵国边境一扫而空,而后扬长离去。赵武灵王从这些游牧民族的身上,想到了一个绝佳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胡服骑射。

春秋战国期间,骑马和射箭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骑马就是骑马,射箭就是射箭。即便是孔夫子老先生,虽然大力推广骑马和射箭,但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将这两者融为一体。

赵武灵王在看到游牧民族彪悍的作战风格后,有感于这些游牧民族的灵活机动性,因此便想到,如果将骑马和射箭组合到一起,成立一个新的兵种,那么很有可能对赵国的处境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所谓的胡服骑射,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在军事和服装方面进行改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1支骑兵。

这支骑兵在战场上具有很大的杀伤力,赵武灵王依靠胡服骑射,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干掉了中山国,让整个赵国重新融为一体。而后他又对其他国家发动了进攻,每一次都能够取得胜利。

据史料记载,赵武灵王在位期间,赵国的版图整整扩大了三倍。而这一切都是得益于胡服骑射,也是从这之后,国人对于服装的要求产生了变化。在此之前服装是一个人社会等级的体现,不同等级对于服装有同的设计。而在这之后服装更加注重实用性,不再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赵国通过胡服骑射国力大增,但赵武灵王却并没有带领自己这只铁骑,踏平六国的城门。在他老年期,做出了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比如说赵武灵王一直钟爱自己的幼子,想让他来继承自己的王位。

但是他又对自己的长子感到有些愧疚,于是又做出了一个荒唐的举动,他决定将整个赵国一分为二,两个儿子分别管理一片土地。这件事情直接引发了后来的沙丘宫变,长子被幼子残忍杀害,而赵武灵王,最后也落了个被饿死的结局,实在让人觉得有些惋惜。

如果赵武灵王不死的话,战国的最终结局很有可能会发生变化,历史将会因此而重写。可惜,所有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也许对于赵武灵王来说,他的人生就像是一部充满争议的小说,既有令人热血沸腾,慷慨激昂的情节,也有令人无比惋惜,长虚短叹的悲哀,。只能说人无完人,上帝在为他开启窗户的时候,也会顺手关闭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