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琴的史记,历史上成书不少。但最早写出来、并且留存最完整、影响力最深刻的,还是宋代朱长文撰写的这本《琴史》。后世有许多人模仿他的题材,但很多都沿袭了这本书的内容,不过是进行修订、扩充和续写。所以《琴史》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体系的古琴专著,具有着极高的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让人惊奇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朱长文”,竟然说自己不会弹琴!他在书中序言的最后提到,“我每次有空闲的时候就想要学琴,但是身体不好,连续不断的病痛困扰着我,所以最后也没有学成。”

这其实是一种自谦的说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我们翻开这个人的资料,就能看到他在另一篇文章《乐圃记》里的一段内容,他说自家里园林的琴台西角有个屋子,而自己曾经在里面抚琴作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见,他会演奏古琴,只是琴艺不佳,不好意思拿出来说道罢了,毕竟在他写完这本书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但他两篇《墓志铭》中却只字未谈自己弹琴的事情,只表达了学术造诣和书法成就。所以,朱长文确实是一位业余人士。那么很多人就好奇了,为什么不善弹琴的朱长文都能写出贯穿古今、流芳千年的《琴史》呢?让小编给大家一一梳理一番:

不懂弹琴,但他有的是资源

朱长文学琴不成,懂琴绝不是难事,最大的资源就是家中长辈。往前数两代,都有优秀的琴人。

首先是他的姨祖母,因为擅长古琴被吴越王赏识,最后名动京师。

其次是他的祖父朱亿,被姨祖母推荐给太宗后,十分争气地被翰林院收入了。他们一族由此迈入了仕途。

第三是朱长文的娘舅,也是非常擅长古琴演奏,少有人及。甚至连祖父朱亿收藏的唐代的名琴“玉磐”都传给了他舅舅。从小耳濡目染,只要他平时多接触多思考多沟通,自然而然能够获得写作的一手资料。

不懂弹琴,可以找资料

当时的时代背景,可谓是礼乐兴盛、文艺繁荣,前人留下来的有关琴学的资料其实非常丰富,只是散落在各类文献典籍之中,需要整理归纳。但这难不倒朱长文,毕竟家中底蕴深厚,而且他后来考上了进士,也说明自身的文学修养很高。

文人最熟悉的儒家经典著作可以为《琴史》提供思想道统的指导;汉代之后不断涌出的琴学著作,比如《琴操》之类的书籍,也可以引以为用;而历代的史料,无论是正史、野史、笔记、小说,还是诗词、歌赋都是重要的参考文献……

将如此庞大的资料进行梳理,系统地归纳出来,朱长文也是颇费了一般功夫。而且,他并不是随意摘抄,而是谨慎考究,不曾疏漏,这也是这本书能够流传千年不被淘汰的原因。

不懂弹琴,就写人和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本书的字数不多,总共6万多字,细分为6卷。前5卷都是历代的人物小传,第6卷则归纳了制琴、乐理、琴曲、弦歌……等等专题论述。从上古时期尧舜禹开始、围绕着历代与琴有关的诸侯皇帝、圣贤士大夫、文人雅士进行描写,直至唐宋时期的古琴文化。总共写了一百多位琴家能人,他们有着各式各样的身份地位,身世故事。

朱长文毕竟不是专业的琴人,古代的社会背景、政治观念中,琴只是一门“技艺”罢了,做学问自然是高于技艺的。因此,他站在文人的角度,聊的更多地是人和故事,挖掘的是“琴”与“道”的关系。

这也就导致了这本书只能作为一个古琴文献资料的汇编,却无法成为一本真正的古代音乐史。即便通读这本书,我们也只能了解古琴的历史和道德观,而遗漏掉它作为一种乐器最本真的发展历程。但瑕不掩瑜,这本书的历史价值,依旧值得我们去深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