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文:

现代的美术教育,它是帮助我们的小朋友在各方面提升他的认识能力,提升他自我表达的能力,最后是信心的树立。因为一个人能够成功,不管他将来做什么,他自身有了信心,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他就是不画画而做任何事都做得好。另外通过学画画除了在自我的能力培养外,还有审美能力的培养。
作为老师来说,对这个美术教育的体系首先要有了解。如果说你只是零散的一个会画画的来教书的话,我相信百分之百教不好。教书跟画画是两码事,完全可以说是不沾边的事。教书要讲究一个教的技巧,画画是你的事情。画得好与教得好不好也没有关系。 现在送小孩去学美术,首先我们要解决的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自我能力的培养。要让他感觉到他还能干,让小孩感觉到自己总有比别的小孩好的地方。

自己

所以我们从教学角度上来说,我们现在要从单一的技法到多元化多层次的审美教学。 艺术是个性的表现,每个小朋友都不可能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老师来说要学会去感受不同类型的学生,去寻找他们与常规的孩子不同的点。让他们的优点能够得到拓展。 正确评价小朋友的作品是提高我们老师的教学水平,其实也是提升我们家长的审美水平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

评价小朋友的作品不是从画得像不像来评,特别是我们家长要知道,从3岁的初画期开始到他12岁整个儿童绘画的学习阶段,应该从不同的艺术感觉上去评判小朋友的作品。 作为老师来说,你懂得了儿童绘画什么样才叫好,你也才能够正确的去找到小朋友绘画当中好的地方。当你都认识不到什么样的儿童绘画好,你要去评价他们的作品,那就会评价到一边去。 儿童画的传统意义是以乖巧为美,太单一了。所谓乖巧,是一种美。它只是美当中的一种,真正的美是个性美。概念化的东西我们小朋友不可能去思考,眼睛一样,鼻子一 样,嘴巴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童绘画要有童趣、要有个性。就是强调我们小朋友自己怎么想,我想怎么表达,那我们只是一个在过程中引导的一个任务。老师不是说来教小朋友的, 是来引导小朋友怎么画得更有趣、更生动的。多样化在强调画面的视觉效果、画面的构成。你的画面要吸引人,哪怕是丑都要丑得可爱。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辅导的孩子很乖巧,乖乖的感觉。到了90年代就开始有点变化,开始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像这两张画,画画的小朋友,4岁跟着我学,后来读同济大学建筑系,那个时候我就注意引导他们细心地观察生活:比如孩子怎么玩耍的。 我们看外国儿童的画,他更多的是一种感觉,对观察的事物的一种感觉。而我们的儿童画全是老师带着, 瓜子就是一个点,毛就三根毛,老师先就把它想好了,缺少观察。 艺术感觉不是说我孩子大了我让他去找下艺术感觉,大了那就找不到了。

写实是画画的一个基本功,但是不等于写实的艺术水平就非常高, 写实只是为艺术练习的一个基本功而已。 学画的艺术氛围很重要,学生一进到这个地方,他就知道是画画的地方,跟其他不一样的地方。艺术这个东西,从小就要跟小孩子从教学方法起去提升他,从教学的环境上去提升他, 整个教室的氛围,它就带给人们一种特别的享受。无论从门、从装饰的东西都能体会到一种艺术的感觉。,缺少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原创固然好,有童趣,但是往往显得单薄。关键是看你找什么样的老师,没有遇到好老师,宁愿让他不学,让他是个白纸。所以老师在教学当中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家长本身也是老师,不是说你们没学过画就不能教,家长最重要的是正确引导小孩。 艺术是有感而发的,技术是可以学的,无非孩子学的时间长短,到哪个年龄段该学。千万不要在10岁之前给学生大量的讲技术,就是讲画的像的问题。学生画了画之后,家长要不断去启发他画的是什么,你怎么想的,他能够表达出来,哪怕是一些奇奇怪怪的。

校内的美术课更多的是按照教材的要求来教学的。而校外是对校内的一个补充,校外的教育才有扩展性。更适应于启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校内就像数学教学一样,必须做成什么样子,必须用哪一种解题的方式才对,校外就不一样了,他给你很多可以这样可以那样的方式,更多的拓展方式思维的东西要在校外的美术教育当中获得。 作为老师来说,跟学生对话远远高于你教他画成什么样的重要性。5~6岁这个阶段,学生的东西,更多的是从色彩的美不美,有没有趣味性,跟大师有没有相通的地方,线条怎么样,要从这方面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