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北宋)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冯延巳(南唐词人)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孟浩然(唐)寒雨暗更生,流萤度高阁。——韦应物(唐)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阕。——李白(唐)

王国维这一生,当得起“与世浮沉,遗世独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7年6月2日,山野依旧晴朗,微风吹不起一丝躁动,这一天没什么不同。

王国维先生来到颐和园昆明湖畔,衣衫整洁,可能有那么一阵风吹过了他的耳畔。

先生就那么跳了下去。

也可能是因为崇拜屈原,先生选择了同样的方式离开了。

年仅五十,正在攀登学术顶峰的王国维,仅留下了一封遗书。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经此事变,义无再辱”

关于先生的死因众说纷纭,按照好友陈寅恪的说法。

先生是个殉道者,先生是为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死。

王国维先生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对其学问之博大精深,陈寅格有言,“几若无涯岸之可望,辙迹之可寻”。

这是何等才学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能听见国学式微的声音,但国学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暗淡的?

也许就是从这一跳开始。

惟愿读书治学。

生前挚友陈寅格对王国维先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在清华大学以碑文的形式流传至今。

王国维纪念碑碑文拓片(局部),拓片现藏于清华大学档案馆。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

先生确乎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纯粹的学者。

一生以治学为己任,视学术为生命。

钱钟书曾说,“他志气不大,但愿竭毕生精力,做做学问。”

鲁迅在文章里说:“王国维先生是第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一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王国维仍当得起大师中的大师。

这般人物,很难想象,放在今天几乎是不可能的。

先生曾与梁启超,陈寅恪二人并称为“清华三巨头”。

而就连梁启超对他的学识也是深感佩服,每当有学生前去请教,梁启超总是说“可问王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左至右:陈寅格,王国维,赵元任,梁启超

贾平凹称赞先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

“他写的文字意在言外,质地如云团又仿佛是玉。我喜欢的是,他文字里隐藏的内容,远比表面显露出更为深远蕴藉。”

先生的魅力不仅在渊博,还体现在学术态度上。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碑文中,陈寅格将先生独立自由的思想与日月同辉映。

先生走后,整个学界都为之悲鸣,或许再也不会有第二个王国维了。

尽管先生走的突然且仓促,可毕竟一生之间著作等身,为大家留下了数不尽的学术遗产。

最著名的便数《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一书说到底就是王国维的“笔记本“。

很多人不明白究竟何为“词话“。

”词话“一词通俗来说就是王国维先生对中国部分古典诗词的个人看法,就像当今我们的影评。

所以,《人间词话》是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是对的看法。

这部著作是国学大师根据自己深厚的学术修养,以西方哲学尤其是叔本华为基础的个人词评,具备相当的价值。

一本揉合了大师毕生所学之智慧的一方典籍,寥寥几十页却可谓字字如金。

著名翻译家傅雷说:《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灵性,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

朱光潜也曾说,“近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似以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最为精到。

王国维极为推崇的是五代北宋的词作,尤其是北宋。

他认为北宋之后的词都无甚滋味,南宋只余辛弃疾,其余都是配角。

由此可看出这是一部很具有主观色彩的论著,在书中跟随王国维的深邃观点,品鉴美好的事与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人间词话》及还为出名的,是书中关于人生三境界的述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三种境界是对人生三种理想境界的阐。

是类似“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明悟,是集先生毕生所见所感的参悟。

《人间词话》凝聚了王国维国学思想的精髓,阐述了先生关于词的看法。

开篇就提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他认为词应当自有一番境界。

对词境界的划分,是王国维词话的理论核心,是其国学最精致的内涵之一。

他认同《沧浪诗话》中宋严羽“言有尽而意无穷”之语。

在《人间词话》更是对意境极力推崇,因此根据人格和境界提出了“有无”无我“等的词境界。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有我之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能入得了先生眼界,从而记录下的诗句多绝美想来是不必多说。

品品大师的心头好,没准和你爱的是同一口。

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就在这几千年的中华诗词文化当中,绵延了千年

如杨绛所言:“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难得的好书,如食在饮,需要人慢慢的品味,需慢慢品尝。

感谢您的阅读,请您关注,转发,评论,更多资讯与您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