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入侵及满清入侵的时候,汉人都很快就被打败了。于是免不了就让人感叹,本来汉人是最讲究兵法的。一旦使用了兵法,常常会以少胜多打败敌人,为什么当时的汉人没有利用兵法战胜蒙古人与汉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在中国战争发展史上,最早确实只是采用没有兵法的战争。但是自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谋略在战争中出现,兵法的成果越来越大。而且春秋战国时期,以及后来的秦汉战争、三国战争时期,兵法的运用在中国出现了高峰。

那么,中原国家既然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可是,最终在蒙古和满清入侵的时候,南宋和南明的军队,为什么不利用这些兵法,打败入侵的蒙古和满清呢?

有人可能认为,这是因为蒙古和满清的力量太强大了,南宋和南明根本就不是蒙古和满清的对手。

这个话看起来有道理,其实并不对。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兵法实际上要实现的目的,就是要以少打多,以弱打强。如果是以实力取胜,那么就没有使用兵法的必要了。可是为什么,南宋和南明的将士们,却并没有用兵法呢?

又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在春秋战国战争、秦汉战争及三国战争的时候,兵法已经用得很多了,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因此用起来没用。不过这个说法也不靠谱,一来蒙古人和满人其实并不熟悉中原国家的兵法,二来兵法的精髓就是自由运用。并不是因为用过了就不能用了,而是无论用多少次,都能够产生新的操作。

所以,南宋和南明之所以没有使用兵法,显然是别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呢?

一、能不能打心理战的问题。

中国古代的兵法,有一个核心的内容,就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也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条战术也就是“心理战”,或者说“攻心战”。

不过,心理战之所以能够打成功,必须要做一些事情,对敌方的心理产生影响。如果对敌方的心理不能产生影响,是不可能实现心理战的目标的。

在春秋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心理战都好打。可是在南宋末年及明朝末年的时候,这种心理战是不好打的。不好打的原因,是没有了心理依凭。

事实上,中原国家对边关少数民族的心理依凭,就是他们是宗主国,边关少数民族是藩属国。但是当南宋和南明已经没落,无法在政治上及军事上对蒙古及满清产生优势的时候,就不可能通过心理,让他们屈服了。因为他们一门心思就是要灭亡南宋和南明,怎么说他们都是不可能停手的。所以说,打心理战,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能不能打运动战的问题。

中原国家的兵法,之所以在战术上能够成功,就是要能够打运动战。

运动战就是要运动起来,对兵力进行大规模的调动,对敌军实现围歼包抄。集中优势兵力,对敌军实现各个打击。

不过,要打好运动战,是有一个绝对条件的。这个绝对条件,就是必须要有一个绝对的领导,要能够把大家调动起来。韩信指挥军队作战的时候,之所以能打胜,就是韩信是绝对领导。白起打仗的时候,也是因为白起有绝对的领导能力。

最能体现运动战作用的,实际上是我军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对于国军的打击。我军能够进行运动作战,虽然兵力少,但是能够集中优势兵力和敌军作战。而敌军兵力多,而且都是美式装备,但是却经常打败仗,就是因为国军内部不团结,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把军队调动不起来。

在南宋末年及明朝末年的时候,那时候国内的矛盾是最尖锐的,将领之间,互相谁也不买谁的账。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办法把所有军队组织起来打运动战,因此无法取得战争的胜利。

三、能不能打游击战的问题。

就算南宋和南明的军队打不赢,如果他们能够化整为零,游击作战,其实未尝不能反败为胜。毕竟使用兵法作战,游击战在兵法中的利用,是很广的。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采用的就是游击作战,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南宋末年及明朝末年,当军队被打散了以后,他们是很难进行游击作战的。一是气势已经没了,人心已经散了,很难从无到有开始。二是这些军队原先过惯了富裕的生活,现在让他们艰苦作战,显然是不可能的。

既然使用兵法的三种战术,都不能够发挥作用,因此,就算有雄厚的兵法积淀,也是无济于事的。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