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镜头很重要
现在我们在买胶卷相机的时候,机身的因素往往最被看重,而至于镜头反而很多人并不那么讲究,或者是将其当做一个附属,因此你会看到许多有徕卡相机的人并没有徕卡镜头,错过了徕卡的精髓所在。
比起好相机,好镜头才能帮大家拍出优质的照片,对于大部分爱好者而言,速度并不是决定性的,获得画面质量和效果才是关键。
伴随着感光材料的不断升级,对镜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老的镜头能力没办法适应新的材料,因此镜头的设计也在不断进化和设计。

哪怕是对镜头材料和要求不是那么高的大画幅镜头领域,各个厂家也在不断努力尝试提升镜头的能力,比如尝试制作更大光圈的镜头,甚至是非球面的大画幅镜头。
而在135镜头领域,这种尝试也在不断地发展,并且最终发展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针对数码特征的超高分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镜头。

镜头的能力有其特定的指标,这些指标能力随着时间发展越来越高,总体来看总是新镜头的能力超过老镜头,因为新镜头在材料,设计两个主要要素上都有着优势。为什么一开始只有德国能够造出质量高超的镜头呢?因为在那个没有计算机的年代,只有德国等少数国家有条件制造光学玻璃,特别是高素质的光学玻璃,面对天文数字一样的计算量,也只能用手工来计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与照相机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相比,光学设计的发展速度出奇地慢,一些在50,60年代的经典设计和结构一直沿用到了80年代,甚至到了90年代许多镜头无论是设计思路还是镜头能力都没有比70年代有什么本质的突破。比如宾得67的系列镜头大多是60年代,70年代设计的,而其中的大部分设计和材料使用一直沿用到90年代,这种情况还发生在哈苏V系列上。
在同等条件下,50年代-21世纪初的德国镜头的设计能力和材料技术要超过日本镜头,这也是为什么德国相机逐渐让位于日本相机后,德国品牌依然经久不衰,这也是为什么徕卡M相机,R相机以及CONTAX单反相机的机身技术落后于日本相机时,这些品牌也依然坚挺。

所以,最早进行镜头技术突破的也是德国镜头品牌,无论是135还是120,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随着日本科学技术整体的提升,日本镜头也在尝试各种各样的突破,正如早在50,60年代的日本镜头也在尝试制造现代化的高折射和低色散的玻璃,制造混合了特殊元素的光学材料,日本厂家也在不断尝试非球面镜片的突破。
等到了90年代末,日本人的技术也逐渐上来了,他们的镜头和德国镜头的差距就越来越小了,数码时代到来之后,花了大概10来年的时间,现在最高级的日本镜头已经和德国设计相差无几了

所以,有一枚好镜头要胜过一堆普通镜头,一枚好镜头就能让我们拍出优秀的照片。
换句话来说,如果用普通镜头,那么好的胶卷和普通胶卷就没什么区别,等于浪费了胶卷的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镜头的能力非常多,分辨率并非唯一指标,事实上这个指标并非镜头最重要的指标因为很多时候这个指标只有在大光圈的情况下才能分出差别,而我们一般拍照不太会一直顶着最大光圈。
虽然许多时候,系统决定了镜头的使用种类,就好像使用单反的朋友看到这篇文章并没什么用处,因为系统决定了就只有这么点镜头可以使用,但在我们拍照时,我们还是更应该重视镜头能力和胶卷能力而不是机身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