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弹着吉他,哼着歌,嚼块羊肉,喫口汤。

金秋时节,杭州西郊,水稻田间的仓前羊锅村,羊肉又飘香。

不远处的阿里总部,喜迎双十一,人们行色匆匆;村口外的机场快线、余杭东西部快速路,工地热火朝天。

不管外面的世界纷纷扰扰,村里,永远是三五好友,阖家团聚,大锅一口,大碗吃肉。

村里的十家店,大多以主家名字命名,比如王荣法、罗国富、章建卫等等,但有一个人的名字,恐怕再熟络的食客,也从没听说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人叫罗玉华,是仓前掏羊锅协会的会长,仓前羊锅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他从没宰过一只羊,也没卖过一片羊肉,却默默支撑着整个羊锅村的运转。

可以这样说,我们吃到的每一头羊,都是经过他“火眼金睛”挑选后,才被屠宰并送上餐桌的。

再过两个月,罗玉华将迎来自己60岁生日。今年,是他卸任羊锅村“羊司令”前的最后时光。

一段传奇,即将落幕。

1】小时候天天割羊草,一年却吃不上一块羊肉

“什么?送来的羊太大,要退回去,你等着,我马上过来。”

午饭才吃了一半,罗玉华就接到屠宰场的电话,马上急吼吼地奔了过去。

现在的羊锅村所在地,是问苕溪村马家村组租来的,穿过村后几片水稻田,就是村里专用的山羊屠宰场。

仓前葛巷村,才是羊锅村的老地方,也就是现在的杭州地铁5号线绿汀路站。

大约是2000年,葛巷村村民王荣法、罗国富等几个人,在自家支锅卖羊锅,带动了村里的特色农家乐产业。

老羊锅村屠宰场征迁,苕溪村新屠宰场为政府建造

羊肉虽然好吃,但几家人一边杀羊一边卖肉,环境实在太差,村里亟需建个正规屠宰场。

村干部思前想后,要找个有实力的投资人来办屠宰场,就相中了在老余杭开装潢店的村民罗玉华。

在开店前,罗玉华是仓前十里八乡有名的油漆师傅,大概有一半人家结婚用的新房,都是他给粉刷的。

其实,这个事业有成的罗玉华是苦出身,家里兄弟姐妹5个,他排行最小,读了4年小学就辍学了。

小时候,家里穷得一天只能中午吃上一顿白米饭,早晚都得靠番薯粥充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玉华对羊锅的全部记忆,就是下午三点放学回家后,赶紧背上箩筐去水稻田边割羊草,割满一箩筐,赶紧回家喂羊。

冬天没有青草的时候,挨家挨户就在门前河塘里养水草,大人们都在生产队干活,每天耙水草,再晾干,挑回家喂羊的活,自然是罗玉华这些孩子们完成的。

那时候,农家都会圈养几只羊,全家辛辛苦苦养了一年,哪里舍得吃肉,都是拉去老余杭集镇上卖了换钱的。

2】不会宰羊的“羊司令”,人生信条就是选好羊

家里兄弟姐妹多,罗玉华和大哥相差13岁。

辍学回家后,他就帮着大哥带孩子,大哥大嫂天天在生产队干活,顾不了家。侄子、侄女和他一个相差11岁,一个相差9岁,连孩子们每天上下学,都是他接送的。

14岁那年,罗玉华就进了村里生产队干活。当时,一天劳动不下10个小时,他从最低一档的学徒工做起,每天能挣到3个工分,折合成钱大概是2毛多。

从年头忙到年尾,生产队年底分红的时候,罗家还经常是倒挂的。

当时,村里有几个人挑头,花钱买工分,去外面找私活干,家里这么多张嘴要吃饭,“人小鬼大”的罗玉华也开始寻思挣钱的门路。

隔壁五常,有个大罗玉华20岁的老表,是五常建筑队的油漆工。老表白天帮公家干活,私下也接些帮村里人粉刷房子的活,因为手艺好,在五常很有名气。

那个时候,大约是1980年以后,很多人家都盖起了新房,罗玉华就跑去五常, 跟着老表学做油漆。他人聪明机灵,干了几个月就出师了,就跑回仓前,接村里做油漆的活干。

“罗玉华做的油漆,就是比别人好。”村里的生意,就靠口碑相传,一传十,十传百,要做油漆的人家都来找他干活,18岁的罗玉华,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油漆生意好,靠的是两条原则,一是材料好,绝对不能偷工减料;二是手艺好,认真细致,干活要用心。

做了一辈子买卖,这是罗玉华的人生信条,他也用到了羊锅村屠宰场的日常管理上。

虽然自己从没干过宰羊、褪毛、开膛的活,但他懂得什么样的羊,才能烧出一锅好肉,让食客满意。

15年来,羊锅村从来只用2年内,50-70斤的小耳短毛母山羊,从来不用肥大、长耳、长毛的波尔多山羊。因为只有这样的本地土山羊,宰出来的肉才不肥不腻,软糯鲜香。

坚守这份老底子味道的把关人,就是罗玉华。

3】几经波折坚守的这口锅,薪火传承后人来

做了几年油漆工,罗玉华带出了一帮学徒后,1989年,他转型在仓前老街,就是现在的梦想小镇后街开装潢店,零售各种装修材料。

1995年,他去了老余杭街上开了家以批发为主的装潢店,当时一年就能挣20-30万元。

2003年,他在葛巷村建屠宰场,前后三年,自己投入了1300万元,还向银行贷款了700多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罗玉华的装潢生意带来巨大商机,挣了钱的他,不爱存钱喜欢投资,就在老余杭街上买了一些店面,还有住宅房子。

当时,老余杭的房价只有1000多元一平方米,已经翻了20倍。几年前,葛巷村拆迁,罗玉华又分到了4套回迁房,也全部出租。

装潢店搬过几次地方,依然开在老余杭街上,但房租已经成为罗玉华近些年每年的主要收入。

可以说,刚开始,罗玉华是在用自己挣的钱,来补贴屠宰场的日常运营。

原先,合作社社员在屠宰场宰一只羊工钱只有10元,这两年,涨到了20元一只。不算政府补贴,但从运营的角度来说,屠宰场是亏本的。从事这份产业,更多的时候,是罗玉华的一份乡愁和情怀。

特别是今年,餐饮行业尤其困难。

羊锅村的房租,羊肉收购价,屠宰场的人工成本都在涨,但羊锅村依然坚持不涨价,这份坚持难能可贵。

这些年,村里的发展,也经历过许多曲折和艰辛。

比如,原先村里各家拉客、争抢客源,还有各种推销的情况比较多,食客们吃饭消费的体验不好。

为了维持好商业秩序,罗玉华相中了村里有才干的年轻人周会根,还提拔他当了羊锅协会副会长,主要负责维持村里秩序。

经过徒地的整治,现在的羊锅村已经看不到拉客、抢客、上门推销的情况了。

跟师傅一样,周会根也不在村里开店卖羊锅。

后来,羊锅村要整体搬迁到到北面的苕溪村,没有人家愿意过去。

罗玉华就鼓励徒弟去北面开店,带动商家整体搬迁。于是,才有了如今的羊锅村里,村口门面最大的羊锅店“羊老三羊锅”,老板就是周会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