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説】说説“豆角”

在众多玉雕蔬果题材中,豆角是很常见的,

造型简约,贴近生活,广受欢迎,

通常被称为“福豆”,意指福气之豆,

希望佩戴玉福豆,能给自己带来满满的福气,

最为熟知的寓意也是“多子多福”,但是有没有更多的文化内涵呢?

今天我们就再来一起说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代·青白玉豆角形珮)

说起豆角,大家都不陌生,

你我日常生活食用的有豇豆、扁豆、毛豆(大豆)、四季豆等,

从现在流行的玉雕豆角外形来看,三少认为更接近于毛豆,

因为豇豆、四季豆身形较长,扁豆籽粒又太小,

而且毛豆属于我国原产作物,

四季豆则是明朝时才由中南美传入我国;

如今更多人认为玉雕中的豆角是指四季豆,

可能是从名称上读出了四季常青之意,

也希望玉豆角能带来四季福气,四季平安,

客观来说,在漫长的玉雕文化发展形成过程中,

一定是有多方面文化元素相融合,才形成了现在你我看到的结果,

至于最初的模样,只能推测;

(毛豆)

不知道考古工作者发掘最早的玉豆角是什么时期的,

如果是在明朝之前,那雕的定然不是四季豆了,

可能只是玉雕师对生活中事物的刻画,

表达的也仅是为腹谋生的愿望,

在那个年代,做玉雕的一定是穷苦出身,

富家公子才不会投身工坊,经受身体和意志的双重磨炼;

豆角这种植物在古代文人眼中不像“梅兰竹菊”,

:文中下划线蓝字为相关文章链接,下同)

可以成为精神品质的象征,

偶尔出现在古诗词中,也只是多为对农事的描述,

比如“污田稻子输官粮,高田豆角初上场。”(出自宋代舒岳祥《乐神曲》 )

再比如 “豆花连豆角,榴朵映榴房。”(出自宋代赵蕃《万安道中二首》)

以及“豆角已收无别事,待同野老赴襟期。”(出自宋代周文璞《吴中秋日》)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画“豆角已收无别事”)

但是当用了美玉雕豆角,

似乎它也就多了几分雅的情致,

不知道是玉雕师的巧思,还是文人贵胄的多情,

既然是玉豆角,就应该有个讨喜的称谓,

常见的就是开篇提到的“福豆”,谐音“福寿”,

幸福安康,长命百岁,代表了后辈对长者的祝愿和祈祷;

联想的意趣,不仅如此,

剥开豆角见豆籽,

豆,老豆,老窦,是“广府文化圈”对父亲的昵称,

豆,豆蔻年华,又代表年轻人风华正茂,朝气蓬勃,

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出自宋代·谢逸《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白玉豆角)

为了玉豆角造型适宜佩戴,

通常情况下,一个豆角上最多雕三颗饱满的豆籽,

寓意“寿”齐全,福气圆满,

对参加科举的读书人而言,又意指“连中三元”,

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具体是乡试第一,会试第一,殿试第一,

如果结合到现代社会,可以说就是小升初、中招和高考;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

因原料大小限制,只能雕两颗豆籽,

籽,即种子,代表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

角度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比如代表母子情深,儿女双全,

再比如爱情和事业双丰收等;

(工笔画·螳螂豆角)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这么有趣,

跟玉雕结合起来,更是有无限乐趣,

玉之美令人怦然心动,意之美让人回味无穷,

赏美玉,无工稍显单调,

品美玉,无意略显乏味,

爱“她”始于颜值,深爱终于品质……

文|玉三少

助审|猫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