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好医生”综合自“第一财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方新闻网”消息(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小编微信号:yyxxzz520,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0月30日凌晨,我国“当代心脏病学之父”、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誉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终身荣誉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灏珠先生去世,享年96岁。

陈灏珠院士

陈灏珠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中国当代心脏病学主要奠基人之一,是我国首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心血管内科专家。

在国内率先开展左心导管检查,选择性染料稀释曲线和氢稀释曲线测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检查等诊断方法以及人工心脏起搏和直流电复律治疗;最早提出我国心血管病的流行趋势和防治对策;最早开展冠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国内外率先应用超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救治奎尼丁引起的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获得成功。

儿时的陈灏珠先生

1924年,陈灏珠在香港出生,父亲常年在外奔波。“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母亲给了我很大影响。”他记得,小时候背诗文,不识字的母亲会在一旁听着。即使他背错了母亲也不知道,但她的认真执着深深影响了陈灏珠。

15岁那年,母亲患高血压突然去世,陈灏珠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他说:“这也是我走上学医之路的原因之一,希望尽可能延长人的生命。”

1941年,日军的战火蔓延至香港。陈灏珠回忆,那时在家每天都能听到炮火声。“日子过得很紧,每人每月只能按配额买9斤8两米,不得不用树叶、蕃薯藤等充饥。”

在随后的两年,父亲带着几个孩子,从香港逃往家乡——广东新会,不久又逃往韶关。他们晚上乘船,白天步行,翻越山路,一路要躲过日军多道封锁线。

1943年,陈灏珠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从韶关琼崖中学粤北分校毕业,随后进了中正医学院,从此踏上从医之路。

那时,学校因战火被迫搬迁至江西永新县。在日军封锁下,他们买不到教材,但艰苦条件并没有影响教学质量。学生每晚在桐油灯下,把老师用英语讲授的笔记当作教材温习。

随着日军侵华的深入,学校再度搬迁,最后到了福建长汀县。在崇山峻岭的险途中,大家徒步跋涉了几个月,有的同学从此再无音讯。抗战胜利后,当学校迁回南昌时,原本同班的100多位同学只剩下30人。

70多年后,陈灏珠回忆起这段流亡的日子,感叹的是在苦难条件中学到的东西一是练成快速记笔记的本领,二是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外语基础,三是练就了强健的体魄,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

70年初心无悔的医、教、研职业生涯

从到中山医院成为一名住院医师开始算起,他在临床、科研、教学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了70年,直到退休前仍坚持每天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班,保持每周一次英语查房,让所有的年轻医生都钦佩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灏珠每周都用英语查病房,带教年轻医师

教学是陈灏珠70年医、教、研职业生涯中另一个浓墨重彩的篇章。他以精深渊博的知识、深入浅出的讲授、循循善诱的态度、平易近人的关怀,引导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步入救死扶伤的神圣殿堂。他的特色教学和人格魅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身边的年轻医生。他亲自培养了博士后3位、博士研究生52位、硕士研究生24位,上过的教学和实验课不胜枚举且专业涉及广泛。在陈灏珠所培养的众多学生中,涌现了姜楞、葛均波、魏盟、舒先红等一批知名的心脏病学专家。

陈灏珠撰写的论文被按照年份装订排列得整整齐齐

他历年发表论文350余篇,其他文章300余篇,主编书籍12本,参编书籍30余本。主编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心脏病学》,《内科学》第3版、第4版,《实用内科学》第10~14版,《实用心脏病学》第3版、第4版,《心脏导管术的临床应用》第1版、第2版等实属国家水平之作。编写教材40余种。

他从事医疗工作中立功2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奖2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和教学成果奖一等奖7项,其他等级奖11项。

“做了医生,就是24小时工作制”

刚参加工作的陈灏珠成了科室最年轻,也最勤奋的住院医生。他住在医院内设施简朴的集体宿舍里,从实习医生到住院医师,再到主治医师,住了整整6年。

因为病人病情有任何危急的变化,首先就要求住院医师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病房,24小时始终在工作状态里,陈灏珠过得忙碌而充实。

每周日的下午,是住院医师唯一可以休息离开医院的时间,但按照规定,在傍晚前必须回到医院。住院医师每两年要考评一次,没有通过考评的医生就要直接“开路”(上海话,意为被开除)。

在陈灏珠看来,24小时的住院医生培养制度,看似少了点人情味,但无形中产生了一种束缚力,营造了一种求知上进的良好氛围。

1950年,陈灏珠在中山医院担任住院医师

后来,随着医疗教育改革,对“24小时制”有过几次大讨论:一是实习医生是否需要24小时值班;二是住院医 师是否需要24小时住在医院里。最后,这些制度都因为不够人性化而被取消了。然而,或许是在逃难和内迁的过程中早已具备了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陈灏珠对这段严格的受训岁月不以为苦,反而是充满了感激之情。

在之后很长的一段行医岁月里,他一直保持着24小时呼叫到达的习惯,他的家始终离医院很近,病人如有需要,他走几分钟就能到达。“病人的危急情况不会只在你工作的8小时内发生,所以做了医生,就是24小时工作制,这是选择做医生之前就应有的觉悟。”

参政议政系百姓 热“心”公益创基金

“从医为民、参政为国”,陈灏珠对待参政议政工作就如同对待医疗工作一样认真仔细,每个提案都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深思熟虑并经过多轮修改后才上交。班子里因为意见不合闹了矛盾,也是他积极地去调解。

政协工作还让他更深刻地意识到我国医疗水平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并促使他在家人的支持下设立专项基金——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来支持国家“精准扶贫”战略。

“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承载着他的精神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往前走着:

2016年起,基金开展了4届“沪滇心血管内科新进展培训班”,培训了近200位来自云南边远地区的内科医生,第一届“沪赣心血管内科新进展培训班”也已于2019年末顺利完成培训工作;开展了3届为期6个月的“沪滇心血管介入诊疗规范化带教进修班”,培训了18组手术团队,这些手术团队在回到各自当地医院后每年能多救助近300位心血管病患者;

“福平医疗救助基金”的首个救助项目“心肝宝贝”计划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和樊嘉院士的大力支持下,至今已救治了40位家庭贫困的先心病患儿和15位肝疾病患者,2020年,基金的救治目标是在此基础上翻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灏珠院士与患儿杨康琳丹合影

就在今年10月,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息,陈灏珠院士获评首届“医德之光”,不得不说,这一称号很贴切!

“护士网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