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深度、格调 | 汤先生

我想很多人都遇到过这么一个情况,在我们上学的时候我们需要申请奖助学金,在打印奖助学金的时候要把所有的格式都调整好领导才会给我们签字。

那么这个时候有趣的现象就来了,我们第一遍打印的时只告诉我们格式不合适,字体不合适,我们改好了第二遍打印好交上去的时候间距又不合适,总之呢?

就是来来回回跑跑,跑到打印店的大叔都记住你是谁了,领导才完完整整地告诉你哪里不合适。

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为什么领导总是含糊其辞?

含糊其辞,保全面子让下属背锅

一个在中国生活的传教士史密斯用自己20年的时间创造了有巨大影响力的书籍《中国人的性格》,在这本书中他将中国人好面子心理分析得很透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引伸到这个话题上,其实领导这种含糊其辞的方式,就是想通过有意或者无意之中,告诉你一个或几个不太清晰的任务和要求。

当你心领神会的明白他到底想要你做什么,然后你再取得好的成就时,他可以认为是自己指导有方。

当你没有领悟到他含糊其辞的话语是什么意思时,你没有很完美地完成这个任务,那么他也可以说是你自己没有问清楚,没有弄明白就独自贸然开展这个任务,失败也是员工自己的原因

总而言之,这种含糊其辞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推卸掉自己的责任使下属背锅,让自己一直处于在有面子的安全地带。

含糊其辞,满足让下属尊敬我的心理需求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有提及到人是被尊重的需求。

领导的含糊其辞可以让自己的下属一直去请教自己,并且可以让自己一直把握这件事的走向和最终结果。

这种方式就是变相的索取别人的尊重,让自己感觉自己一直是处于决定权的人地位。

类似于一种面试官心理,心理学家在他的《不一样的职场心理学》有做这么一个解释,在我们面试以后,面试官不一定会及时地告诉你,你是否可以达标。

这段让你在等待最终结果的时间里就是在向你宣示他是比你更高一级的存在,你需要俯视他,你是否合格也是掌控在他的手中。

这种对决定权的占有让他自己感觉到了自己被尊重的需求满足了。

含糊其辞,企业管理下的制衡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除去上面两个因素之外,如果你还感觉到了领导的含糊其辞,那么一方面很大可能上是因为你太优秀了,他怕你学得太快,然后离开公司自己去创业,他在故意拖延你的任务完成效率。

另一方面是,你的优秀让你的领导觉得你可以动摇他的地位,甚至取代他的地位,这种心理其实很好理解。

就比如中国古代的帝王有谁会允许自己的臣子比自己更有威慑力、更有主见、更加受人欢迎呢?所以才有韩信令人为之惋惜的一生,才有卷入莫须有乌台诗案的苏东坡,才有杯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的功臣。

虽说我们与领导不存在这么严格的等级制度,但是自古以来没有人愿意和对自己地位构成威胁的人共处一个屋檐下。

引申到企业中就是对企业管理的制衡之术,为了让自己的地位比较稳固,一方面也为了自己公司的利益,他们会选择含糊其辞来拖延进度,如果让下属学的那么快,自己出去开公司,那么自己不就折了夫人又赔兵?

含糊其辞看似聪明本质上长远来看就是领导无能的体现

从短期来看,领导的含糊其辞是保全了自己的面子,让别人对你尊敬,让公司还有员工继续为之效力,是一种看似聪明的处世方式。

从长远来看其实是一种不太聪明且无能的体现,古时候唐太宗选贤举能,任用贤臣,成就千古佳话—贞观之治,反观那些整天忌惮臣子的皇帝个个有什么千古佳话呢?

还有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有一个传统,他们会给每个晋升经理的员工发一个俄罗斯套娃,是想告诉那些员工,要选用比自己更出色的人,这种公司才能像套娃一样越套越大

这也是它为什么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的原因。

领导要有自己的面子和地位无可厚非,但是若想让公司真正的做大做强你的含糊其辞一时之间满足了蝇头小利,真正的从企业的发展上来看却也失了大利。

各位看官好,我是汤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让您觉得脸上有光,说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点赞,有什么指点的地方,也请在评论区留下建议,我都会看,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