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一极两中心两地”,是党中央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目标定位,即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经济圈建设的关键是人,让人尽其才的关键是服务环境。人力资源服务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支撑和保障,是四川省现代服务业“4+6”体系中的重要内容。”10月28日,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教授李后强在四川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论坛上,以“成渝双城的经济圈与人力圈”为题作主旨演讲。他提到,人才是第一资源,人力圈是经济圈的基础。人力资源服务部门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第一部门。

“人力圈就是劳动力集聚圈,就是动力圈、智慧圈,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没有人力圈就没有经济圈。”李后强指出,人力资源服务业通过提高人力资源优质服务,促进与引领其他资源的全面开发,对于激发市场活力与增强发展新动能,对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等均具有重大意义,在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具有基础和支撑的地位,将发挥引领和引擎的作用。而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为观察视角,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市场潜在需求在该区域尚未被激发出来。

新时代,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呈现出业态不断细分,专业化发展加速;应用新型技术行业融合创新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从管理转向治理;高端服务产业链不断延伸等特点。那么,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目标是什么?李后强强调,应当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放在首位,“川渝自古一家,巴蜀文化有差异,产业有雷同,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但双城经济圈建设必须要坚持差异协同、非零和博弈原则。”李后强说。

如何深化川渝人社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李后强认为,需要在川渝两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推动党委政府、用人单位和各类社会资源综合发力,形成以人才互联、政策互通、资源共享、人业融合为特征的区域人才协同发展模式,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分和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撑。一是破除“行政壁垒”,构筑衔接顺畅的运行机制。二是加强经济圈内部产业链整合与合作,增强产业人才集聚成效。三是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端人才聚集。四是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人力资源服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五是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素质。

李后强最后提出,巴蜀历史具有同源性,巴蜀文明具有互补性,巴蜀人力具有直通性,巴蜀产业具有叠加性,因此要坚持成渝双赢总基调,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上求同存异,同谱一个调,同唱一首歌,同演一场剧,努力谋求共同词汇,做到“川菜渝味”,“川剧渝韵”,“巴歌蜀词”,“巴舞蜀蹈”,奏响巴山蜀水交响乐,唱响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