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上市,闹闹哄哄的持续了有几个月时间了。作为一个曾经干过财经的媒体人,不凑下热闹,自我感觉都不太好。但是这段时间,确实因为重新拿笔开始写作,要写的题材实在太多了,万事开头难。从我个人爱好上来说,我更喜欢大时政、大民生、大社会类的题材。
而写蚂蚁这个事,不仔细研究资料,是写不出什么深度的东西的。我现在,也没有做好财经领域写作的准备,财经稿子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研究才行。
直到昨天看到一则新闻:蚂蚁员工在陌陌上吐槽激励“被平均”了,似乎显得不太高兴。而这给了我一个从社会新闻切入的视角,相对来说,这个视角要容易很多。这类稿子,3000字,3个小时内就能完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蚂蚁上市比预期晚了很多
我2014年年底,我到某财经媒体工作时,当时蚂蚁还不叫蚂蚁科技集团,而是叫做蚂蚁金服。那时候该公司刚刚成立,因为我也是刚到财经圈子,蚂蚁公司的总部又远在杭州,所以当时对这事完全无感。
在该财经媒体期间,我担任的是该媒体的华南新闻总监和市场总监两个职务。这个市场总监不是做广告业务的,主要是做媒体自身的品牌管理传播工作。对于媒体而言,我个人认为,品牌工作只有两件事最重要:一个是把新闻这个看家本领做好,这是基础;第二个是要做好活动,尤其是能折腾一些大型的论坛,在市场上折腾出动静,媒体才能建立起影响力。
因为做活动的原因,需要邀请行业内的一些优质企业高层出席。最先接触到的,是芝麻信用,也属于蚂蚁下面的公司。当时,大数据、征信、互联网金融都是很火的概念,而芝麻信用凭借着淘宝多年在电子商务上的数据积累,一下子成了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公司。当时,两次邀请到了芝麻信用当时的老大来参加我策划的活动,期间做了一些不深不浅的交流。按照当时交流中得知的信息,蚂蚁成立之初便是直接奔着快速上市的目的去的。
但为何直到最近才上市?
这事说起来就复杂很多。这些因素包括了互联网金融泡沫破裂、中美贸易战、中美竞争、防范金融风险挤压泡沫、香港事件、新冠疫情等。
这个分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大家自己组合着来思考吧。反正就是在这一系列的因素影响之下,蚂蚁自身不断地调整,耽误了大量的时间。这也是蚂蚁更名蚂蚁科技集团的原因,从金融这个当年的大风口,现在转向了科技这个大风口。这就是资本和包装的艺术。
二、话语权是大公司竞争的必争之地

蚂蚁为什么这么急着上市呢?
因为当时阿里正面临着腾讯系多方面的挑战。从阿里当年的业务来看,能分离出来跟腾讯PK一下,唯独是支付。所以,分拆出来相关的支付、征信等业务打包进蚂蚁,再单独上市,是阿里的最佳选择路径。
大公司之间的竞争,既要讲规模、体量、盈利能力,有时候也要讲声量,讲话语权。而在规模相当的时候,话语权便具有更重要的战略意义,因为行业领袖地位的树立,就意味着对人才、资金、关注度的吸引力。
这种话语权的确立,不是打广告、发软文,是在更高层次。举个例子,美国几大互联网公司,什么时候打过广告?他们都是通过把自己包装成科技、技术的开拓者、引领者,通过潜意识来建立话语权。这样做的好处是,投入少而润物细无声。
这种竞争策略,对大公司有用,对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依然有用,是品牌公关的高级玩法。我前段时间曾写过一篇文章
广州在城市竞争中,就是不善于运用这样的策略,而渐渐失去话语权。反观深圳,就很擅长运用这种策略。
阿里是这方面的高手,深谙此道。所以,在阿里系内再培养出一个超级巨无霸上市公司,既提升了整个体系的整体价值,也会扭转话语权劣势,在战略上扳回一局。
三、蚂蚁的员工还是偷着乐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蚂蚁要上市,只要不傻的人,都能看到这个结果。
所以,蚂蚁在成立之初,也因此吸引了一批急功近利者。我在后来的工作中,又认识了一些蚂蚁的员工,因迟迟不能上市,有些人确实表现得非常焦虑,因为他们本身便冲着快钱去的。
后来,我一位同过窗的朋友也去了蚂蚁。但是去了不久后,亲人去世,朋友颇受打击,为此修行了一段时间后才重整了心情。
2017年,我也因母亲生病而选择辞职。当年入冬的时候,我在杭州跟他碰了一次,喝了点小酒。他话里有意想介绍我过去蚂蚁,说实话,我是很想去,但碍于母亲身体状况没办法,又不能提这个因素,怕让他触景生情想起他的亲人,所以只好找了个其他原因,把这事给推了。现在,看到蚂蚁即将上市,你们说我心里是什么滋味?
以我的了解,蚂蚁的激励计划,是根据员工的职级定的,拿不到高职级的人,要么阅历不够,要么还不够优秀。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看,这种激励是在入职前就已经谈好了,是双方公平协商的结果。如今再吐槽,就没多大意思了。
而换个角度来看,中国这么多年,能拿到上市股权激励的大事件,能有多少?把这个数字当作分子,除以中国庞大的企业数量,就直到几率微乎其微了。对于那些辛辛苦苦打工一辈子的人来说,他们甚至连股权激励的机会都没有。所以,蚂蚁的员工,偷着乐吧,得了便宜就卖点乖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