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北大、清华作为我国的最高学府,曾是多少人的梦想。但针对北大新生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这些人群中的佼佼者并没有因此而多么的志得意满踌躇满志。

相反其中30.4%的学生厌恶学习(包括研究生和本科生),认为学习没有意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自己只是在按照别人的意愿在活着。

他们厌学、抑郁、沉迷网络,多次尝试自杀,只是因为找不到活着的意义,他们感受不到生命的活力,体会不到努力获得某些事件成功的兴奋,自杀似乎成为他们对这个世界最后的挣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高考状元在自杀未遂后说道:

“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但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了我就开心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头。”

没有尽头,日复一日的活在别人的规划里。无法从自己已经获得的成就中感受快乐。感受不到自己是这些孩子的普遍现状。

他们从小就被剥夺了探寻自己喜好的权力,童真童趣自我意识一切和考试无关的事情都不被允许,脑子里被一味地填充各种知识考点。

所以他们如今有这样的结果并不稀奇。

孩子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家长和教育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从根源上就是违背孩子天性的,家长和教育者并不在乎孩子究竟在什么方面有潜力,更懒得去挖掘,只要求孩子所做的一切事情皆指向实用功利主义,所有做过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有用,都是为了结果。

不能带来普世价值的行为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他们的一切努力都被指向未来,未来才是最重要的,但未来永远没有尽头。

很多父母其实并不懂得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最擅长的事情是破坏孩子的发展潜力。中国父母最常挂在嘴上的词汇是“听话”,最愿意看到的孩子是对自己尊敬,自己说什么孩子做什么的乖宝宝。

可是这样的孩子能有什么未来呢?那不过是一个听指挥的人形机器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很小就被调教成了“忍让配合型”,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像学习、补习班等,采取回避和容忍的态度,愿意压抑自己,配合老师和父母,给家长老师一种乖巧、听话的错觉。

这种忍让实质上是孩子求生本能启动的机制,对于掌握着他们生存来源的父母,服从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可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自我意识。即便是这些习惯逆来顺受的孩子,总有一天自我意识会觉醒,那时就是他们奋起反抗之时,但由于能量的有限,他们反抗的方式往往都是通过自我摧毁。

父母不是看重成绩吗?那我就厌学; 不是不让上网吗?那我就沉迷网络。

所以孩子的逆反实际上是对父母操控的报复,父母越重视什么,孩子就越摧毁什么——反正他们不能成为自己。

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是为了实现自我而活的。而我们的父母从根源上就把孩子的自我取代了,所以这些生命力本应旺盛的孩子迷失自我,找不到活下去的动力,的确是事出有因。

老话说三岁看老,孩子童年时期的模式就已经决定了往后的他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6-9岁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期,基本上决定一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12-15岁是巩固时期,如果12岁前孩子养成了良性的行为习惯和思维,那么往后基本就不用操太多心。

大部分中国父母在孩子教育最重要的那几年,往往都只重视孩子能记住背诵多少文章诗词,从学校拿回来的试卷考了几分,根本不在乎孩子是否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稳定的思维模式

只要他们没有看到令他们满意的结果,迎接孩子的便是指责、压迫。

鸡蛋从外打破只能是食物,从内打破才能是生命。学习也一样,学习是一种取决于学习者内在心理和愿望的人类活动,仅仅依靠外在的压力和强迫性学习,无法取得理想的后果。

学习只有是孩子自动自发的行为,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实对孩子来说学习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只要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他们自己就会在其中探索。可中国的很多父母都比较喜欢自欺欺人,或者说不喜欢在养育孩子上动脑子,他们更希望孩子像一台机器一样跟随指令就行。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是自古以来的绝对真理。

在孩子年纪较小的中小学阶段,孩子没有反抗权威的能力,但随着他们年纪的增长,有越来越强的自我意识,反抗之战油然而生,相比较公开对抗型,自我压抑型更难矫正。

北大调研的数据该让家长们醒一醒了,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孩子成为一具行尸走肉的躯壳,而是锤炼灵魂,使孩子成长为有人性能感受生命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里的有是指大道的道能功用之体,无是指大道本体。

很多学校、教育者在教育之初,就根本没有落实大道本体的教育境界,只是闭眼追求道能功用。

家长们如果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不错的人生,那就不该在教育上偷懒。

与其让孩子花一天时间死记硬背一篇古文,不如花一个小时候给他讲讲古文背后的逸闻趣事,让他真正的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

孩子的兴趣、自信、这些无法在短期内用标准衡量的特质,才是家长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孩子的天性是自由的,顺应天性可以挖掘出很多奥秘。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1] Brim, OG.; Baltes, PB.; Bumpass, LL.; Cleary, PD.; Featherman, DL.; Hazzard, WR.; Shweder, RA. National Survey of Midlife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MIDUS), 1995–1996. Ann Arbor, MI: Inter-university Consortium for Political and Social Research; 1996.
[2] Object permanence. (2020, March 20).Retrieved 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