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站长 大数据透析站

10月进入尾声,全国各地三季度GDP陆续公布,最有看点的,当然还是广东和江苏的神仙打架,也是中国三季度唯二进入7万亿元俱乐部的省份。

广东自从1989年把江苏从经济“一哥”的宝座上拉下马后,31年来一直稳稳地占据着经济榜单的首位。

但疫情和内循环下,老大却表现差强人意,前三季度广东GDP增幅仅0.7%,勉强打平全国平均水平,GDP增量仅936亿元,不但没能保住第一,更是接连被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湖南、安徽超过。

2020年前三季度GDP总量前十的省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老二江苏表现十分亮眼,GDP增量2132亿元,是广东的两倍多,GDP总量和广东的差距也缩小到了5700亿元,这是近7年来,江苏第一次缩小和广东之间的差距。

虽然相比广东,江苏虽然在GDP总量上还差了半个身位,但在更加注重内循环的今天,江苏的优势也十分明显。

疫情,也许正在重塑中国的经济版图。

01江苏的优势

江苏之于广东,最大的优势是区域平衡性。

2019年,江苏交出了一份闪亮的成绩,除了总量10万亿外,更为耀眼是13个地级市GDP全部实现3000亿+。

相比之下,广东珠三角和粤西之间,经济差异则较为明显。

珠三角耀眼的数据掩盖不了的事实是:广东21市仅深圳、广州光芒四射,佛山、东莞万亿规模,大量地级市GDP仅在1000亿上下徘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珠三角面积仅占全省的30%,产出了全省约80%的GDP。而苏南四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以全省22%的面积贡献了全省52.8%的GDP。苏中、苏北地区贡献的贡献度接近一半,实力不容小觑。

再从百强城市来看。2019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中,江苏13个市全部入榜,而广东21个城市中仅有11个城市上榜,勉强一半。

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江苏各市总喜欢在网上掐架,而珠三角地区在广东却鲜有敌手,实力相差太远,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上,没法掐起来。

要不,你让梅州、潮州、汕尾什么的去掐深圳、广州试试?

我们再从内循环的角度来看,江苏的优势正在逐渐显现出来。

内循环的本质,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提升供给能力,二是提升消费能力。

前三季度,无论代表供给能力的第二产业增加值,还是代表消费能力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或是代表人均消费能力的居民收入,江苏的表现均优于广东。

2020年前三季度江苏、广东部分指标比较

而巨人之间的较量,往往是比谁的“短板”更长,我们分别取广东和江苏各地市的最高和最低值来作比较。

从供给端看。2019年,深圳工业增加值9587.94亿元,汕尾241亿元,仅是深圳的2.5%;而苏州工业增加值8316.5亿元,连云港755亿元,是苏州的11%

从消费端看。2019年,广州社会消费品总额为9975.62亿,云浮仅412亿,只有广州的4%。而南京社会消费品总额为6135.7亿,宿迁则有888亿,是南京的14%

再从内部趋势来看,不同于江苏内部弱者积极追赶,广东内部强者却越跑越快。

2000年时,江苏省GDP总量最强的市(苏州)约为最弱的(宿迁)7.6倍。19年后,这个数字变成了6.43。差距仍然存在,但是在逐年缩小。

而广东经济实力最强(深圳)和最弱(云浮)两市之间的GDP却从相差20倍,扩大到28倍。

甚至,在2018年的时候,广东还有3个国家级贫困县,13个省级特困县,12个山区贫困县。

在广东这片被誉为“遍地黄金”的土地上,依旧还有人家徒四壁,甚至无处容身。

这就是广东最大的短板,一面富得流油、一面穷离谱。

0江苏的反常

关注江苏的朋友,都喜欢用“内斗”来调侃江苏内部的竞争关系。

但是,进入2020年,江苏十三太保却一改往日的PK状态,开始合作了。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江苏各市开展的党政一把手牵头签署的战略合作多达30余次。

合作背后,省域一体化这个江苏战略开始浮出水面。

2019年7月,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上,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会上鲜明地提出“六个一体化”,并首次提到“省内全域一体化”

强市如林的长三角,经过好几轮扩容后,已经形成了涵盖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无锡都市圈、宁波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等城市集群。

每个都市圈,都有自己的扩张冲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循环下,既要守住自己的家底,又要想办法在竞争与合作中承接更多的产业转移,是每个城市都要直接面临的难题。

在这样的背景,省域一体化是为数不多的明智选择。

以南京苏州作为双中心,苏锡常和宁镇扬两大经济圈为两翼,苏北地区为腹地,从省域一体的角度来进行产业布局,让苏南、苏中、苏北有更为合理地分工和互补。

省域一体的理想效果是:实现资源要素在全省范围内实现更优配置,省内各市县避免重复建设、节约有限资源,在形成多重产业梯度的同时,保护本省产业的流动和转移。

一个合作的江苏,正在开始释放积蓄的力量,或许这也是前三季度江苏经济独树一帜的深层次原因。

0广东的实力

江苏很优秀,但是短期内赶超广东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广东今年的失速,很大程度因为复工复产上慢了一步。

一方面是,广东较多依赖湖北的外来务工人员,而江苏更多挖掘本省和邻省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是,江浙地区在复工复产上确实做得到位,饱和救援。

半年度以后,广东很明显缓过气来了,广东双核心的深圳、广州更是获得了江苏想都不敢想的政策加持。

深圳有“40周年”政策大礼包,广州也拿到了“设立国内第五家期交所”以及“广东将赋予深圳的省级管理权限赋予广州”巨大安慰奖。

相比较而言,江苏的两大核心城市能级差的有点远,苏州VS深圳,南京VS广州,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PK。

2019年,深圳+广州比苏州+南京多出1.7万亿的体量,可以预见,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大。

当然,未来是广东是继续独占鳌头,还是江苏后来居上,结果本身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中国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能在相互竞争中相互对标、取长补短,为其他小弟探索路径、作出榜样。无论结果如何,中国都在大步向前。

祝福广东,点赞了不起的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