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朱丽珍 通讯员 陈玉泉

晚上8点,长兴县委党校高级讲师施小荣还在前往天津的高铁上,第二天上午,他要为天津农业农村厅组织的村书记们讲一堂《浙江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课程。

来不及休息,讲完课的当天下午,他要赶回杭州,第二天向来自浙江省交通系统的支部书记们分享《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紧接着,他要赶往丽水,为当地入党积极分子上一堂《忠诚,干净,担当,作为》廉政课。

这是施小荣近几天的安排,一周四五场课程是他的常态,而且已经坚持了17年。他善用鲜活的语言,用小故事讲出大道理,从2003年开始,已经宣讲2000余场次,受众达20余万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地气,善用生动的语言讲活党课

说起施小荣,不仅在长兴,甚至在全国,他都有名气。出生于1963年的他,是“老施”,更是老师,他是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省首批宣讲名师。

这些名誉头衔,都是一堂堂党课讲出来的。

操着一口浓浓乡音的普通话,施小荣的宣讲,最大特点就是接地气。

做过理论宣讲的人都知道,给农村老党员上课最难,他们年纪大,文化程度较低,接受能力也较弱。

怎么把党课上得他们坐得住听得牢?施小荣常以聊天口吻,用科学的架子、鲜活的例子、管用的点子、合理的拍子,把政治理论一一诠释,能让人大笑不止,也能引人深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点子、例子、故事从哪里来?

多年下来,施小荣已经养成每天看书读报学习不少于2小时的习惯,新闻联播更是必看节目。有新政策新精神,他马上找来原著熟读,阅读各种辅导性文件充电学习;一听说有鲜活的故事例子,会被补充进讲稿中,甚至每一堂课都是“个性化”定制的。

哪怕是同样的课题,讲课对象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宣讲内容也是不同。在农村讲课,一堂课一个小时左右,有些大课,则需要两个半小时,搜集资料、组织材料,不管宣讲时间长短,准备时间最少需要两三天,为的是确保宣讲内容常讲常新。

准备充分,才能把课讲活讲透。

每堂课下来,施小荣都能收获一波“粉丝”。课程结束,不少人围着他请教,拿出手机要加微信。

上课次数多了,“粉丝”来自各行各业,却有一个相同点——都曾被他的宣讲打动过。

一次施小荣夜间讲课回家,刚上出租车就被司机认了出来。原来这名司机曾听他讲过党课,主题是中国梦。自从听课后,原本忙于生计奔波的司机放远了目光,树起了新的理想和信心。下车时,这名司机无论如何不肯收施小荣的打车费,一张十元的纸币推来推去揉成了一团。

有学员听了施小荣的讲课后,给他发来微信:每次工作中遇到难题想退缩时,都会翻开上课笔记,课堂上那些感人案例,给了她勇气和信心。

这些温馨的小插曲和小片段,也是施小荣价值感和成就感的来源。

传经验,搜集真实案例讲好浙江故事

施小荣这次受邀到天津上课,是源于两年前的一次宣讲。

这几年,浙江大学、浙大城市学院每年都会邀请施小荣上课,一年四五十场,学员是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

两年前,天津农业农村厅曾有干部来听课学习,被施小荣的讲课感染,一直牢记于心,多次邀请他前往天津讲课,直至最近终于成行。

几年下来,施小荣无疑成了学校里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像这样听了他的党课又邀请他前去讲课的例子还有很多。今年6月份,施小荣就前往贵州普安县为当地党校全体干部职开展专题辅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省讲课,耗时耗力,就拿去普安县来说,路上高铁就要9小时,之后还需转车,千里迢迢前往,课堂上要讲些什么?

施小荣宣讲浙江勇立潮头敢为天下先,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的先进理念;宣讲浙江人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白天当老板,晚上看黑板,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浙江四千精神。

浙江经验、浙江做法、浙江故事,被施小荣转化成一则则经典案例,一个个励志故事。

“浙江为什么能够从一个资源贫乏、贫穷落后的小省,成为领跑全国的经济强省?幸福哪里找,浙江告诉你。”通过一次次宣讲,施小荣把安吉余村、鲁家村的致富故事,把村村都是大花园,处处都是好风景的浙江美丽乡村样板,传播到了全国各地。

除了展示浙江之美,施小荣将乡村振兴与党建相结合。

“浙江没有资源,干部就是资源,党政机关就是资源,资源优势不如干部优秀。浙江的干部就经常往下跑。”省委书记跑遍每个县,县委书记跑遍每个村,培养“狗不叫干部”……一个个鲜活事例,有的是施小荣走基层听来的,有的是他报纸上看来的,都被他融入到了党建课程中,激励一批又一批基层干部。

这次到天津宣讲,施小荣结合北方城市的特点,着重介绍浙江每年组织的村书记培训班、支部书记培训班,强调浙江对党建的重视,以及党建引领的乡村治理和振兴。

通过这些年宣讲,尤其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干部的宣讲交流互动,也让施小荣深切感受到,授人予鱼更要授人予渔,宣讲帮扶比起物质帮扶更有必要。

带徒弟,分享亲身经验带动更多年轻人

施小荣的宣讲日程,已经排到了11月上旬。

“很多单位真诚邀请,我这个星期没时间,就等到下星期。”家里,妻儿都劝他少讲多休息,但施小荣却不觉得累,“这是我最大的爱好,更是信仰。”有时候一天连讲两三场,嗓子干疼,晚上倒头就睡,第二天醒来,又精神抖擞。

为了保证有个好身体,施小荣每天锻炼,早起跑步,夏天游泳,但宣讲也是体力活,这几年,他不再“单打独斗”,而是传帮带,把宣讲经验分享给了更多的80、90后年轻人。

在去天津之前,施小荣上课地点在台州,结合自己的经验,教育年青一代如何当好百姓欢迎的宣讲员。

今年,这样的培训宣讲已经在衢州、绍兴、金华都开展过,每堂课都有上百人参加,而施小荣都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水楼台先得月,在长兴,年轻的宣讲员们一有空就跟着施小荣学备课、听讲课,看他如何与老百姓打交道,如何用小故事讲出大道理,向他请教如何抓住听课人的心理,慢慢地这些新手宣讲员们由一个个宣讲菜鸟、怯赛小兵,逐渐成长为宣讲达人、常胜冠军。

2019年9月,长兴县把“老施”这个称谓延伸至更广意义上的“老师”,组建“老施来了”宣讲团。

年轻队伍慢慢成熟、逐渐壮大,如今已成了拥有126名成员的团队,成员来自教育、机关、村居、新闻媒体等各个领域,而“老施来了”也发展壮大成了一个县域品牌,在16个理论宣讲工作室的带领下全县涌现出“龙山之声”“红管家”“太湖后浪”等50多个子品牌。团队成员中,90%以上是80、90后年轻人,他们接过宣讲接力棒,走村串户、深入基层,开展线上线下宣讲500余场次,受众达10万余人次。

国庆前夕,长兴“老施来了”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荣获首届浙江省志愿服务展示交流活动大赛金奖,宣讲团成员顾海林在全省第十一届微型党课大赛中获特等奖。

和年轻的后浪比起来,57岁的施小荣是名副其实的前浪。“什么时候退休”“什么时候能在家歇歇?”这样的问题,他没少被问,但施小荣的回答都很坚定:生命不止,宣讲不停。理论宣讲,已经成了他生命里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