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大庆在《35岁以前成功的12条黄金法则》里说道:“智商很重要,情商更重要。”

一个人的智商能够影响他所在的平台和层次,但是一个人的情商能够决定他在这个平台上走多远。

而智商往往是先天的,很难得到较大的提升,但是情商不一样,通过我们后期的学习和锻炼就能够得到提升。

所以很多情商课就应运而生,但是相比于花钱和时间去上情商课,不如先反思反思自己是否有拉低情商水平的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喜欢讲大道理。

其实很多人都觉得喜欢讲大道理是自己男朋友的特性,但是其实很多女性在不知不觉中也有着这种习惯。

喜欢讲道理并不是错误的行为,甚至有时候讲的道理的确是人间真理,但是特别喜欢讲道理的人却总是成为大家反感的人。这其中有些很重要的几点原因。

和别人讲道理需要足够的知识背景的支撑

蒙曼老师是《百家讲坛》的常客,她的历史课因为生动有趣而广受欢迎。

我很喜欢她的课,因为她能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阐述自己对于文学和现实生活的一些真实的看法。

她口中的道理所体现的更多的是她博览群书之后自然而然的流露,蒙曼从小就很喜欢读书和诗词,几乎每天都要阅读。

即使学业紧张也要抽出时间在晚自习上课前阅读一些课外书籍,这样的蒙曼虽然少了一些和同龄人玩耍的时间,却获得了更丰富的知识。

我们相比于这些“大家”们,我们在和别人说一些道理时,如果没有这些知识背景的支撑,就很难说服比别人认同我们的道理。

如果你口中的大道理只是把大家都知道的真理复述一遍,那么自然听的人会觉得乏味。

如果你能够做到语出惊人,切中要害,那么自然会有人请求你说大道理。

如果你并不能做到如此,那么就尽量约束自己,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容易忽视了身边人的情感需求

女性更多情况下是更加感性的存在,朋友之间的真心互诉安抚着我们对生活的焦虑。

很多年前曾经在我身上发生过因为讲大道理而失去友情的事,这也是我永远的一个遗憾。

上学时有个特别好的朋友莉莉,她和男友是我们公认的郎才女貌的一对。

有天她因为一件很小的事要和男友分手了,我听了以后就开始和她说起了诸如“做人要大度,退一步海阔天空”之类的大道理。

莉莉越听越上火,反而和我吵了一架,那个时候的我根本不懂这些,还责怪她不听我的话,后来我们就越走越远了,直到现在失去了联系。

再后来我才了解到,当时是她的家庭出了一些问题,她和男友分手也是迫不得已,她所说的原因只是想找我倾诉的一个借口而已。

我后悔不已,学会感同身受之后才能够明白她心里的难过和绝望。

当时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都有着自己的判断力和想法,大道理只不过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认为罢了。

除此之外,喜欢说大道理的人,往往容易忽视别人真实的情感诉求。

在面对朋友对你的情感倾诉时,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怎么去说道理给她听,而是去想想她现在的心理状况,她需要什么样的话语来获得力量。

有时候,“大道理”往往缺乏实操性

词典上关于大道理的解释有两种:一个是重大的原则和理论,另一个是脱离实际的空洞理论。

如果大道理说的不是时候,就很容易成为“脱离实际的空洞理论”。

可以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如果你因为开会之前发现自己忘带了重要文件而找同事寻求帮助,她却和你说:“提前做好规划是每个职场精英的良好素质。”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会怎么认为这个同事呢?

你应该会在心里很抓狂,觉得这个同事的情商很低,并且再也不想和她有过多的接触了。

这就是因为大道理在一些紧急的场合并不能解决问题,根本不具有实操性,有些话在我们私下去适当地提醒一下就足够了。

在一些情况下,与其说一些别人根本都听不进去的大道理,不如帮助他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到问题真的解决了别人来感谢你时,你再善意的提醒一句:“下次可别再忘记了”。

这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是不是比直接和对方讲大道理要更加的行之有效呢?

少说道理,多做恰到好处的事

如果你反思自己,的确有喜欢说道理的习惯,那么首先你要做的就是明白“自己说了别人也不一定会听”的道理。

其次,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能够拥有高度共情能力的人,情商一定不会低,因为你知道别人的情感需求是什么,会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的人人缘一定不会太差。

最后,少说不必要的话,多做有意义的事,实干才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能够把自己的事做到最好也是一种高情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