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城市吸引力法则

THE LAW OF URBAN ATTRACTION

日前纽约的高线公园已经重启,这是疫情后 High Line 的首次开放。

13年的时间,50亿的投入,作为美国史上最昂贵的铁路,High Line 从项目一开始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这座由废弃的高架货运铁路改造而来的空中公园,原项目中的大量铁轨、混凝土构架、工业遗址,都被设计师 James Corner 混合在一起,人与自然、建筑与植物、历史与未来都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High Line 沿着哈德逊河纵向展开,沿途穿过22个街区,包括住区、写字楼、画廊、酒店和商场,开放时段城市的居民和游客可以随意进出。

1.5英里长的 High Line

高线公园融合了公园和街道的特性,周末访客数量可达每天6万人,比访问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自由女神的人还多。

除了美丽的城市风景及景观,吸引人们参与其中的更有大量的艺术展览、表演、导览、观星、观鸟活动等活动,同时这里也是附近社区居民的儿童自然教育和青少年实习基地。

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测算显示,从2007到2027年间,公园将为纽约市带来14亿美元税收,并将间接带动周边地区共计50亿美金的新项目开发。

而公园沿线的画廊、餐厅和零售业的繁荣,也吸引越来越多房地产商在周围开发住宅和商业项目,被认为是巨大的区域发展催化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High Line 成为区域发展催化剂

可以说,High Line 的成功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是持久理念的成功。而这种理念的本质,正是在不同的城市环境中探讨人和自然的能量关系。

我把这种理念称为“ 城市吸引力法则 ”

在全球最受欢迎和推崇的书籍《秘密》里,达朗·拜恩向我们展示了“吸引力法则”的精髓——“同质相吸,同频共振”。

这是关于能量的秘密。和人一样,每个场所也拥有它特有的能量,这些能量与城市同频共振,展现着这个城市特有的美丽和灵魂。

在我看来,上海也有HighLine之于纽约这样的一个能量场所——西岸。

上海的能量磁场——西岸

02

西岸故事

THE STORY OF WEST BUND

对于生活在上海的人来说,“西岸”就是徐汇滨江,徐汇滨江就是“西岸”。 因此西岸有着特殊的地位。

有朋友说,西岸对他来说已经远不只是一个公园或者几栋建筑的集合,最让他感动的是每次去都能看到在西岸自我演化的人情和故事。

我觉得这就是西岸的“吸引力法则”,文化和历史的灵魂在人与场地的互动中被唤醒。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场域,而是一种共生。

这种“共生”催生的是一个区域在空间上的标识,也是城市在时间轴上的顶级品牌。

西岸的“吸引力法则”

倘若一个不怎么熟悉上海的人,站在西岸面向黄浦江,他会发现陆家嘴的那些高楼——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都在他的左手边。

为什么会这样呢?陆家嘴金融圈不是在浦东吗?怎么不在斜前方或是右手边呢?

那是因为黄浦江是一条蜿蜒曲折的水系,在流经陆家嘴时向西弯了一弯,在地图上看起来确实像是“嘴”,这也是黄浦江最著名的第一“湾”,西面是外滩,东面是陆家嘴。

而徐汇滨江,或者说西岸,则被誉为“浦江第二湾”。

如果说第一湾,汇聚的是金融与技术,那么第二湾延展的则是文化和历史。

有意思的是,陆家嘴和徐汇都是因人物得名。陆家嘴的“陆”指的是数百年前真正的“地主”明人陆深;而徐汇区的“徐”,指的是徐光启,“汇”则是指蒲汇塘、肇嘉浜、法华泾三水交汇。

说到底,徐汇区是因水而生,西岸的发展也算是一种归根溯源了。

不过若说到“溯源”,徐汇区其实在徐光启之前便已存在,至少龙华地区是如此。龙华地区以龙华寺得名,龙华寺的来历众说纷纭,不过最被广泛流传的版本是三国时期东吴国君孙权为其母所建。

有趣的是,孙权集团中最重要的将星之一的陆逊,恰恰是陆家嘴那位陆深数十代前的先祖。

一君一臣的惺惺相惜跨越了千载春秋,在如今的上海留下了一鳞半爪的痕迹,这便是历史,因为历史是凝固永恒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岸的历史变迁

可是历史又是瞬息万变的。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流传着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当时的人们还没意识到,1995年便投入使用的东方明珠电视台将会开启上海发展的新篇章。

就像人们难以想象,曾经的“烂泥滩”会摇身一变,成为现在炙手可热的“西岸”一样。

如果说现代人认识陆家嘴是通过高楼大厦,那么现代人认识西岸则更多是通过朋友圈的艺术展。

西岸也被称为“美术馆大道”。在西岸的岸线上,集中了20多个文化场馆及6个剧场,是全球公共文化设施聚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2019年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和西岸美术馆的相继开放,也成为龙美术馆之后的西岸超级IP。

曾经的滨江工业遗迹,现在却装满了艺术文化的养料。 在油罐和西岸美术馆举办的艺术展,时常刷爆朋友圈,西岸也一举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文艺青年的不二打卡地。

中法两国文化交流的结晶——“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已于去年正式对外开放,这也是蓬皮杜中心在亚洲的第一个合作项目。

戴卫·奇普菲尔德 设计的西岸美术馆

“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揭幕

作为上海这个最早一批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城市中的主要河流,黄浦江两岸有着大量的工业遗迹和航运码头,也因此历史上的西岸,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

因其紧邻黄浦江岸,地势开阔,河道纵横,曾经集聚了包括龙华机场、上海飞机制造厂、上海铁路南浦站、北票煤炭码头、上海水泥厂等众多工业设施和重要的民族企业,是当时上海最主要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和生产加工基地。

时过境迁,随着城市的发展,都市的标志已经不再是工厂和烟囱,西岸的飞机场、码头、水泥厂或是其他工业空间,似乎都退出了历史使命,逐渐都失去了颜色。

因此,西岸“文化先导”的策略可谓是极具战略思维。

西岸把最好的空间拿出来给公共文化设施,给艺术和设计等机构作为平台,从而让大家都对西岸有了极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经过将近十年的打造和积淀,西岸云集了最顶级的艺术家、艺术场馆和艺术活动。而将他们汇聚起来的,是独属于浦江灵魂中的文化积淀。

西岸已成为世界级的滨水开放空间

03

西岸未来

THE FUTURE OF WEST BUND

如今,西岸作为上海最重要艺术高地的地位已无人质疑,而下一个15年,西岸将走向何方?

现代的西岸地区起步于艺术,却不会止步于艺术。

如同高线公园,由工业遗迹、废弃铁路改造为公共空间,再由公共空间渗透入纽约“中城”(Mid-Town),连接着各个顶尖建筑师留下的杰作。

2019年技惊四座的哈德逊广场位于高线公园的最北端,其中KPF设计的一栋办公塔楼外立面便是以“铸铁”的建筑风格出现,KPF的设计团队表示正是高线公园的工业遗留痕迹给了他们灵感。

下一个十年,西岸也将开启新的篇章。

事实上,西岸正以“双A——ART & AI”引擎驱动地区发展活力,以西岸传媒港、西岸智慧谷、西岸金融城三大组团为引领,构建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创新金融三大产业互为支撑的国际创新创意产业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I PLAZA = Art +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一词源于英语“Artificial Intelligence”,其中“artificial”(人造的)源自“artifact”(人工品),而“artifact”又由拉丁语“arte”和“factum”组成,最初的意思表示“某种用艺术手段做出来的事物”。

追根溯源,这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同时,这也是西岸对于“AI”的重新定义:Art+Intelligence。

如今,无论是龙美、油罐还是西岸美术馆,都已成为朋友圈中的“常客”,去西岸那些扎堆的美术馆拍照打卡已算是“常规动作”。你可能会觉得:是了,西岸嘛那就是文艺范儿,Art是一贯的路线。

但西岸显然有自己更清晰长远的进化逻辑。

如果说从Artificial到Art是一种溯源,那么从Art再走向Art+Intelligence便是能量密度的高频共振。 而位于Art和Intelligence交汇处的AI PLAZA,则是能量提升的重要一步。

AI PLAZA区位示意图

作为西岸片区首个亮相的智慧科技跨越艺术体验型商业,AI PLAZA 汇集了全球最顶尖设计创意团队。

其中,综合体为NIKKEN日建与SASAKI联袂规划设计,商业空间则出自已有150余年历史的伍兹贝格建筑设计公司,更特邀来自伦敦的品牌设计公司Design bridge策划并设计了全新的视觉品牌形象。

AI PLAZA在城市空间上还连接了上海西岸的“双A”地标——“西岸智塔AI TOWER”和“西岸艺岛ART Tower”,形成完美的商业、办公与艺术的闭环。

西岸智慧谷、金融城、传媒港三大板块不断成熟也将助力西岸国际创新创意产业群的形成。AI PLAZA也将与区域内入驻的企业,如:央视、芒果西岸、腾讯、网易、阿里巴巴、微软、华为等形成互动效应。

西岸智塔AI TOWER & 西岸艺岛ART Tower

AI PLAZA及周围建筑示意图

01 建筑云:智慧与体验的载体

连接艺术走廊与智慧谷的AI PLAZA,是51万平方米绿色人文综合体西岸智塔——AI TOWER的商业部分,体量为7.5万平方米。

在现代建筑的外立面经常可以看到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钢结构,因此有人说城市就是玻璃和钢筋的森林,西岸AI PLAZA也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当然,玻璃和钢筋是不可避免的材料,不过建筑师却利用设计手法让建筑看起来不再像是玻璃和钢筋堆砌出来的乐高玩具。

立面生成分析图

裙楼建筑的整体风格是矩阵。在顶部数层,建筑师以网格的方式呈现立面,在天际线的维度上与办公塔楼相呼应。同时,通透的玻璃会将建筑变成一个玻璃盒子,在夜晚点亮整个裙楼。

从顶部的矩阵往下,建筑师利用突出强调外框架的手法,给立面增加了一些变化,就好像墙上挂着的一幅幅裱框字画一样,建筑师称之为“竖向画廊”。这样设计不仅可以强调立面的框架感,还便于在立面上设置大型广告或是海报,更加像是“画廊”了。

在最亲人尺度的底层,建筑师强调了首层主力店的体量,如果说整个建筑好像一个盒子的话,那么这些店铺空间便从盒子中冲了出来,真正做到了“Think out of the box”。同时,建筑师利用天花的翻折来强调入口。

AI PLAZA夜景效果图

如果看一下塔楼和裙楼剖面,你会发现这好像一座山谷,同时“山谷”也是连接塔楼和裙楼的这片空间的主题。

在此西岸给出了三种不同的主题元素:河、林和云。除了指实际的水景外,河元素还代表了像是河流一样蜿蜒曲折的人流动线;林元素主要指绿景以及人们漫步在“山谷”中仿佛穿越树林的感受。至于云元素,那便有些特殊了。

剖面山谷意向示意图

“山谷”动画体验

剖面之所以像是一座山谷,很大一部分原因需要归结于塔楼底部的弧线形设计。比起横平竖直的直角设计,弧线形缓冲了摩天大厦带给地面人们的视觉冲击,塔楼外里面附着一些轻盈的装饰结构,好像一片片云之霓裳。

除了显现在外表的云元素以外,AI PLAZA更是把云作为一种载体。

疫情以来,“云”这一字眼的曝光率又上升了一层,原本的“云计算”早已过时,自五一期间出现了“云旅游”之后,“云”在段子手们的笔下又活跃了起来。

“艺术像云,有时高不可攀;艺术像云,有时触手可及。艺术像云,带来无限想象;艺术像云,翱翔天地之间。”

创造“云”空间,承载人类智慧,实现人们无边无际的艺术之梦,这便是西岸AI PLAZA给出的答案,落到实地则是运用智慧科技体验创造带有人文涵养的商业空间。

4种云空间示意图

02 自然云:室内外的交融

在流线的设计中,为了避免过长的动线给人带来的枯燥感,设计公司特意将户外园景引入到室内封闭的空间中。

B1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下沉式广场,它的户外园景空间是建筑的先天条件。因此建筑师利用无边界的设计手法,把户外阳光带入室内空间,打造室内外交融的自然云生态空间。

自然云:户外景观引入室内

建筑师还将这种室外园景的体验延伸至室内,设计出长条形的室内“奇景公园”。该公园以休闲和玩乐为主,注入零售裙楼的活力气氛与艺术元素,成为一条与众不同的连接通道。

此外,建筑师受树冠形状与树荫间的光阴所启发,在立柱以及地面铺装等方面采用了类似的理念,力求最大限度还原森林的感觉。

03 智慧云:虚拟现实的结合

智慧云是在真实空间中进行虚拟的扩充。建筑师利用网格变化的设计手法,把8米层高的室内空间进行延展,并加入虚拟实境,打造科技殿堂般的智慧云空间。扩充的内容包括互动光艺术装置、循环播放艺术屏幕、利用投影打造的虚拟布景和VR体验区等。

在这一空间内,建筑师利用规律性的图案如网格天花打造智慧殿堂,利用曲线造型扩充空间体验。

智慧云:极具未来感的内部空间

04 艺术云:万花筒的奇妙空间

艺术云的重点在于色彩涟漪的地面和镜像风景的天花。由智慧云的矩阵空间向上延伸而至艺术云的软性空间,犹如天圆地方的转换。建筑师利用活泼的色彩和镜像天花与柱面的倒映,让人们感受到艺术云的空间风景。

在地面铺装方面,建筑师采用了渐层水磨石,拼接出绚烂的色彩。同时,白石膏圆形天花板、木色门头、珠光铝板、艺术装置和跑马天花灯等设计元素亦增加了空间内的艺术气息。

艺术云:绚烂的万花筒奇妙空间

在裙楼的这些云空间内,西岸围绕艺术设计了不同的互动空间。如Art is Craft(运动创作)和Art is Learn(生活创作)以科技互动体验装置、手工作坊等环节令人们在此汇聚,在交流、体验和学习中融入空间。

建筑师在部分空间设置了可移动、可变色发光的铝制格栅,既有效隔开各空间,又不乏装饰。再如Art is Stage(活动、表演)进行跨层舞台的活动和表演,给予艺术更生动和广阔的空间。

05 人文云:紧凑节奏下的一片安宁

建筑师在办公塔楼设计了人文云的空间,“从自然、户外、办公楼进入人文云,为人们提供释放压力的疗愈空间,独处或齐聚的温暖生活场景、沉浸于室内外的艺术气场……”这便是人文云的初衷。

而AI PLAZA以此得名绝非是设计团队拍一下脑袋就随便想出来的结果,裙楼内的每一层空间设计均与业态分布相结合,以“AI(爱)”之名贯穿全楼。

AI:以爱之名

04

西岸磁场

THE MAGNETIC FIELD OF WEST BUND

坐拥一线江景、浓厚艺术氛围、强大科技赋能和扎实的商业基础,背靠西岸独有的滨水魅力,AI PLAZA的出现不仅呼应了西岸迈向“全球城市的卓越水岸“的愿景,也注定成为西岸乃至上海瞩目的智慧科技跨越艺术水岸核心地标。

可预见的西岸整体蓝图板块中,将涌动着商业精英30万、高品质住宅人口90万,外加西岸全年观展人群100万及徐汇滨江开放空间吸引游客1100万人次,AI PLAZA未来可期。

数字优势赋能是商业发展趋势,AI PLAZA依托智慧科技平台,用科技提升艺术的体验。在智慧商业创新方面加入了AI客服、CRM服务体系、5G直播、AI语音找店寻车、智慧大数据平台,同时还首次引入VR 体验活动区、AR智慧寻店、AR艺术科普、AI单车互动屏,将智慧艺术的创新体验带进AI PLAZA,让顾客感受科技在代际中的变迁,更近距离感受智慧艺术空间 ……

双A战略下的西岸图景

AI PLAZA是文化建筑吗?

和油罐或是龙美不同,AI PLAZA不是一个文化艺术建筑,但这不代表AI PLAZA没有艺术细胞。

源于西岸得天独厚的艺术氛围,AI PLAZA将承接区域内浓厚的艺术基因,以「可移动式美术馆」以及「可购买的艺术」为主题,将长期设立艺术周边购买专区,不定期与艺术家联动、美术馆活动结合,为消费者创造可触摸、可参与、可互动的沉浸式艺术体验空间,让艺术更亲民与可落地,满足人们对于更多元化的艺术追求。

AI PLAZA是商业产物吗?

AI PLAZA的“I”寓意 “INTELLIGENCE”,代表了它不仅仅是一个可供娱乐、消费、互动体验的商业空间,更致力于通过智慧科技赋能商业、融合艺术,传递更多艺术内容和前沿科技。

伴随着2018年第一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西岸的举办,西岸亦将着重发展集总部办公、国际交流、示范应用、展示体验、孵化转化为一体的人工智能发展平台。科技巨头阿里巴巴、微软、华为与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明略科技、依图等企业,都纷至沓来。

而与AI TOWER无缝连接的AI PLAZA,将为入驻的高科企业扩充真实的可能性,联合呈现示范应用、展示体验,提供就近超体验的商业实验空间。

AI PLAZA是城市更新吗?

表面上看起来的确如此,但它更是一种对未来城市进化的全新尝试。

不同于西岸以往的文化项目,AI PLAZA将眼光更多放在未来,它也将是新的西岸磁场,新的上海灵魂。

而拥有强大吸引力的西岸也将迎来第七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将于11月11日至15日在西岸艺术中心举行。

作为区域内致力于传递更多艺术内容的AI PLAZA此次携手知名艺术家苏畅共同亮相博览会,带来特展《雕塑实验》。

展会期间,AI PLAZA还特意为前来观展的小伙伴们准备了定制口罩,提醒大家观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好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