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 ◆ ◆ ◆

“四大坤旦”

刘新阳

◆ ◆ ◆ ◆

1930年春,天津《北洋画报》发起了“四大坤伶皇后”选举活动。与“五大名伶”采取选举剧目的方式不同,《北洋画报》更为直截了当,以评选演员得票多少作为此次选举的宗旨和办法。经数月角逐,《北洋画报》在1930年6月21日公布了评选结果,最终,胡碧兰(25534票)、孟丽君(21767票)、雪艳琴(20809票)、章遏云(19131票)依据得票多少当选“四大坤伶皇后”。后因1933年末,胡碧兰因故退出舞台,便将原评选位居第五位的新艳秋(9650票)补进“四大坤伶”,再后来“四大坤伶皇后”又被简称为“四大坤旦”。

《金山寺》中雪艳琴(黄咏霓)饰白素贞

京剧自从形成以来,旦角的角色一直都由男演员担任,人们把他们称为“乾旦”(或男旦)。清末民初,随着社会风气逐渐开放,上海、天津、北京等地相继出现女子戏班,各地女性演员也纷纷走上京剧舞台,人们便称她们为“坤旦”,把女子戏班称作“坤班”。自大批女演员进入京剧界以后,京剧的舞台开始呈现出一派新气象,涌现出了众多优秀女性京剧演员,如此前曾在一个时期与梅兰芳几乎齐名的刘喜奎(1894—1964)便是早期京剧舞台上“坤旦”的杰出代表,而稍晚出现的孟小冬(1907—1977)则是“坤生”(女老生)中的魁首,曾有“冬皇”之誉。

在1930年评选出的“四大坤旦”中,诚然是以每位“坤旦”得票多少而决定位次的,但就艺术水平而言,公认应列“四大坤旦”首席的却是雪艳琴。

雪艳琴(1906—1986),本名黄咏霓,回族。她八岁时学艺,是北京早期京剧界女艺人中声誉较高的一位。1931年盛行男女合演时,她便开始自己组戏演出,曾与谭富英、王又宸、贯大元、杨宝忠等合作,风靡一时。擅演剧目《四郎探母》、全部《玉堂春》、《得意缘》、全部《十三妹》、《双姣奇缘》、《盘丝洞》、《杏元和番》、《贵妃醉酒》、《贺后骂殿》等。新中国成立后,入中国京剧院工作,1960年开始执教于中国戏曲学校,受益学生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郎探母》中章遏云饰铁镜公主

《文姬归汉》中章遏云饰蔡文姬

孟丽君(1911—1991)生于济南,十五岁时在南京挑班演出,1927年北上进京。她青衣、花旦、刀马旦皆精,能演“梅派”、“尚派”、“荀派”各派之戏并兼演小生,《华丽缘》(又名《孟丽君》)女扮男装尤见功力,孟丽君演《孟丽君》红遍京津沪,曾与言菊朋、雷喜福、唐韵笙等合作。新中国成立后,任济南大众京剧团副团长,1963年调入山东省戏曲学校任副校长。

章遏云(1912—2004)十一岁在北京新明剧团登台,十二岁从名票王庾生学老生,后改青衣、花旦,曾在北京城南游艺园边学艺边演出。十六岁拜师王瑶卿。1932年,聘请程砚秋琴师穆铁芬操琴,随穆专攻“程派”,擅演《荒山泪》、《碧玉簪》、《文姬归汉》等,1948年赴香港,1958年定居台湾,受聘在大鹏剧任教。

胡碧兰(1909—1953)从胡素仙、王云卿开蒙,后向王瑶卿问艺,主要以唱“梅派”剧目为主,曾组一鸣社在京津演出,先后与孟小冬、谭富英、侯喜瑞、郝寿臣、王少楼、言菊朋、贯大元、王又宸、奚啸伯等众多名家合作演出,后因故息影舞台。

新艳秋(1910—2008),原名王玉华,九岁学戏,十五岁登台。酷爱“程派”艺术,但因程砚秋不收女弟子,新艳秋遂问艺王瑶卿,采取“偷戏”的方法,私下去戏院观摩程砚秋的演出,记下台词、唱腔和表演,演出“程派”剧目惟妙惟肖,擅演剧目有《六月雪》、《鸳鸯冢》、《红拂传》、《贺后骂殿》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江苏省京剧团、江苏省戏曲学校从事演出和教学工作。

《春闺梦》中新艳秋饰张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