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李卓 每经实习记者 王郁彪 每经编辑 王丽娜

前脚刚拿10亿囤粮,后脚便成立配送公司,强化物流环节的叮当快药,让其“千城万店”的城市布局更近了一步。

启信宝数据显示,10月20日,江西叮当配送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为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等,注册资本2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刘兰萍。该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江西叮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持股70%;第二大股东为罗萌,持股30%。股权穿透信息显示,江西叮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叮当快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配送员在叮当快药线下智慧药房接单、取药、配送

图片来源:每经实习记者 王郁彪 摄

事实上,成立物流配送公司,锻造自身物流服务能力,是走“药厂直供、网订店送”医药新零售模式的叮当快药势必要做的。当下主导的“千城万店”城市布局思路,如果没有更加深入的物流布局,更像是一个悬在半空的“空中楼阁”。而基于城市布局的升级,强化物流“护城河”才是关键。

疫情下,大健康产业勃发,一度让身居港股的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市值大涨,前不久拟IPO的京东健康外界对其估值一度高达300亿美元,还有百度健康、腾讯医疗健康等,大健康战场皆是巨头身影。补足弹药后,叮当快药左手稳布局,右手炼能力,思路清晰。在垂直领域上继续深耕的同时,其未来进军大健康的野望也浮出水面。

加码物流向大健康生态圈全速前进

此次“千城万店”的城市布局思路,其实是2018年叮当快药“百城千店”的一次战略升级。从一线城市下沉布局至二三线城市,除了线下门店、资源布局的推进外,配套的物流配送能力同样是关键。在配送能力上深耕,不断加固物流“护城河”,叮当快药成立配送公司并不难理解。

此外,借助资本力量进行模式上的演变与更迭,是叮当快药战略布局的另一重要思路——向大健康生态圈全速前进。

事实上,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即为大健康产业,普遍包括医疗器械、医疗产品、健康管理、健康咨询、保健用品等。从这一赛道巨头间布局思路的迥异也不难看出这一点。

从叮当快药发展历程的几个重要节点,亦不难看出其日渐向综合的大健康领域迈进的决心:2015年,叮当快药APP上线;次年布局智慧药房,开启线下线上一体化运营;2017年,叮当快药发布医药新零售战略;2018年,叮当快医业务发布,打通“医+药+检”生态;再到如今构建更加完整的“医+药+检+险”大健康生态闭环。

无意与巨头狭路相逢,未来剑指的依旧是基于用户需求的细分领域。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大健康概念广而深,市场足够大的同时也意味着机会足够多。巨头在供应链、物流、服务等各方面能力的突出,能够支撑其更大战略布局的落地。相较于巨头“综合医院”的建设,叮当快药或许更像“专科医院”,会更加关注在自己垂直领域的深造。

对此,他举例道,“小林制药是一家日本著名制药企业,其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得益于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发掘日常生活中尚未被产品化的,但可以转化为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商品。而对细分市场极致的挖掘,亦是叮当快药未来重要的战略布局方向。”

待垦的膏腴之地

大健康市场规模空前,舞台巨大,而叮当快药也显然有备而来。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的卫生总费用由2014年的35,312.4亿元增至2018年59,121.9亿元。卫生总费用占我国GDP的比重也不断提升,从2010年的4.9%增长至2018年的6.4%,然而这一比例相比部分发达国家仍存在明显差距,因此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另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要超过8万亿,到2030年达到16万亿。大健康产业将加速步入未来发展黄金10年。

体量虽已至此,但大健康行业整体仍处于数字化初级阶段,线上渗透率较低。正如京东健康在招股书中所言,2019年全国只有2.1%的药品是通过线上药店销售的,全国的医疗健康服务正在加快数字化,预计到2030年中国健康与保健市场的数字化比例将从目前的3.7%提升到25.9%。

然而,或许没人比“互联网”更懂数字化。医药电商、医药新零售、智慧医疗等一大批打通线上线下的“互联网+”模式产物方兴未艾。

与之同步的还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放宽部分限制。

据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1999-2019年,国务院和CFDA等相关部门多次发布相关规定、办法、意见,从政策上指导医药电商良性有序发展。我国网上医药销售从最先的禁止销售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到逐渐有序放开各类药品的销售,为互联网医药销售带来了较好的政策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2月1日,新版《药品管理法》正式实施。其规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经营企业通过网络销售药品,应当遵守本法有关药品经营的规定。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不得在网络上销售。”换言之,除上述所列禁止网络销售的药品外,其他大多数处方药,管理法并放宽了销售渠道限制。

但这片膏腴之地也并非“高枕无忧”。

受处方药自身特殊性影响,国内医院仍是处方药主要销售渠道,网络销售渠道短期内难以企及。除此之外,大部分网络平台所售多数药品无法直接医保报销,一定程度上也让消费者网络购药动力稍显不足。

巨头环伺,“战火中烧”

无论是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还是规模渐趋庞大的市场背景,技术和互联网之春风吹得大健康市场好不热闹。

不过舞台虽大,但巨头身影比比皆是——已身居港股的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拟IPO且估值高达300亿的京东健康自不必多言;还有当下布局直播、互联网医院等多条业务线的百度健康;探索医疗领域智能化应用的腾讯医疗健康;苏宁易购成立医药零售公司——江苏苏宁大药房有限公司;字节跳动收购百科名医网后,以“外来者”身份展露出对大健康“蛋糕”的垂涎……

以阿里健康为例,阿里健康是阿里集团“DoubleH”战略(Health and Happiness)的其中一条重要支线。阿里健康定位为“线上线下一体的医药服务健康网络”,业务主要集中在医药电商及新零售、互联网医疗等领域。

回顾阿里健康发展历程上的几个重要节点,不仅能看到巨头掘金未来赛道的前瞻性与决心,更能感受到其多年来深而广的布局与沉淀。

2014年,阿里联手云锋基金收购了中信21世纪,更名为“阿里健康”,顺利借壳上市。

2018年5月29日,阿里健康以约18.28亿股份收购天猫医疗器械及保健用品、成人用品、医疗和健康服务等业务。2020年2月,阿里健康以8.61亿股作价80.75亿港元收购阿里旗下全资子公司在天猫平台运营的销售医药产品及服务的电商业务。并入的丰富业务线与产品矩阵,让阿里健康医药电商拼图渐趋完整。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阿里健康投资了多家医药企业,如漱玉平民大药房、安徽华人健康、贵州一树、甘肃德生堂等多家地方连锁药店以及爱康国宾、美年健康等专注体检领域的企业。

重点业务的收编、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阿里健康日趋庞大,布局的广度与深度可见一斑,效果亦直接反映到财报数据上。

阿里健康5月27日发布的2020财年财报显示,2020财年,阿里健康营收95.97亿元,同比增长88.3%;经调整后利润净额为2.61亿元,同比增长114.8%。此外,截至2020年3月31日,阿里健康运营的天猫医药电商平台年度商品交易总额超过835亿元,年度活跃消费者已超过1.9亿,较半年前增加3000万。

京东健康作为京东集团孵化的第三个独角兽,此前并不如京东物流、京东数科“名声在外”,但成绩斐然。京东健康招股书显示,2019年全年公司收入108.4亿元,直销零售药房“京东大药房”是国内最大的线上零售药房;2020年上半年收入为88亿元,同比增长76%。而截止到今年上半年,京东健康平台上的第三方商家数量已经超过9000家,SKU超过1000万。京东健康累计服务1.5亿用户,其中医药零售的年度活跃用户超7250万。

成绩的背后不只是京东健康不同零售药房场景的全渠道布局,更是得益于来自京东集团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基因。招股书显示,京东健康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共有11个药品专用仓库和超过230个非药品仓库;O2O服务“京东药急送”已覆盖全国超过200个城市;超13万人的配送团队以及强大的物流能力亦成为京东健康的护城河。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疫情过后,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日益提升,也促使互联网大健康平台的发展。因此,以个人健康为中心的闭环式医疗服务体系将是互联网大健康的发展方向。

但对于医药电商来说,稳定的供应链渠道和高质量的资源配置仍是走下去的关键。大势之下,留给中小玩家的机会所剩无几。在巨头夹缝中求生,深耕能力是关键,但市场不会留下太多时间,生死存亡只在一线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