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著名作家贾平凹,屡屡获得国内外知名文学大奖。许多文学作品都被改成电影、电视剧,其社会影响力巨大,在国际上也有非常大的知名度。

有两句老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用来说明作家贾平凹写字卖钱的合理性,再合适不过了。

贾平凹曾在一篇散文中大概这样说:

九几年某天清早,他胳膊下夹着一卷自己写的字,要去工作室。路过卖早餐的一家胡辣汤店门前,被香气四溢的胡辣汤所吸引,正好还没吃早饭,于是,他不假思索坐进店里,要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胡辣汤。几分钟吃完后,贾平凹一摸口袋,发现自己没带钱。

贾平凹翻找口袋的窘态正好被胡辣汤店老板看到,老板笑嘻嘻地说:不要紧,你把你的字给我留几张就可以了。贾平凹很高兴,很大方地把一卷字都送给了老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平凹先生我们都知道他的第一定位是作家,而不是书法家,大家可能或多或少读过贾先生的文章,但是对于他的书法作品知之甚少。先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废都》影响力很大,曾获得过茅盾文学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贾平凹属于当下文坛的重要领军人物之一,也正是这个原因,这种“身份特征”让人们对先生的书法标价产生了极大的关注度。

受传统文人现象的影响,不爱好书法绘画的文人自然是非常少的。我国自古就有文人爱好诗书画印的传统。所以,除了大家对贾平凹的小说喜爱,那么喜爱他的业余爱好书画,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现在是价值经济的时代,一个人的知名度也是一种价值。所以,贾平凹的书画作品也就有了市场。那么,市场价值要与艺术价值基本一致,贾平凹的书法有没有相对的艺术价值呢?

其实商品的价格与其价值往往并不是统一的,在当今顶级书法家中,十万一张作品的书法家并不多,但贾先生能卖这么高的价,完全在于他写作上的成就,转移成了他书法的附加值。类似的有赵本山,一个连初中都没毕业的人,一张字能拍出几百万,又如阿里的马云,画了个符,有他那帮穷得只剩钱的朋友出高价捧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平凹的书法创作,充满着名人心态,在出名以前,凭借着争强好胜,不甘寂寞的性情,笔耕不辍,展示自我。在出名以后,凭借着永不满足,永不服输的心态,到处题字作画,表现自己的影响力。一时间,在书摊书店,西安城大街小巷,轰动起贾平凹现象,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因为这个背景,大家纷纷开始求贾平凹提字,由于商业的推动,贾平凹的书法价格年年攀升,一路走高!

现代社会知名人物已经成为一种消费符号,其名气的附作物可以被资本化为商品进入流通。而资本是逐利的,这种逐利体现在关联性上。通俗地说,名气越大,资本越趋之若鹜。贾平凹的字亦然,无论其真实水平如何,只要落笔成书,就会成为商品用于交换。名人作者一方面可以用这种商品去换取经济收入,一方面这种商品化实际上也促进了作者名气的再生产,毕竟受众不是书法家,而是名人的粉丝。

喜欢作家贾平凹的,继续读他的书;喜欢书法家贾平凹的,买得起就买,买不起网上多得是;不喜欢的,一眼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