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消失的速度相当惊人,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时中国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自然村减少到270万个,十年里有90万个村子消失了。”

这是冯骥才在参加2012年的“中国北方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论坛”所指出的。很多人深居“钢铁森林”中,对于农村面临的严峻情况知之甚少——如今,自然村依旧以每天300个的速度在加速消失。

村落消失,对于人们意味着什么?很多乡下人背井离乡到城市去打拼,当思乡的愁思涌上心头时,却发现“衣锦”容易但“还乡”难。因为,乡,没了。那么它对于人类社会又意味着什么?

答案十分令人痛心:在一座座古城拆除,一个个古村消失的背后,是文化遗产的流失,是历史命脉的截断,更是中国记忆的伤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不少仁人志士都挺身而出,毕生奔波在古城保护、以及文化抢救的道路上,因为这一切看似“阻止”文明跃迁的行为却意义无比的深重。

多年来,从奔走呼吁到躬身乡野,从文化反思到文化坚守,冯骥才自始至终都一心扑在这“吃力不讨好”的老城保护工作上。

因为冯骥才是真正地热爱这片土地,他知道如果再不采取措施,五千年泱泱大国的文化长河终将枯竭。冯骥才看到“每一分钟,都有文化遗产在消失”,忧心如焚,不禁大声疾呼:“古城已经完蛋,别再祸害古村。”

古城变新城,古村变荒村

自上世纪改革开放后,中国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什么也无法阻止城镇化的推进。

90年代初,城市改造在华夏大地上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想要一个地方走向繁荣,指挥者们也潜意识地认为,要把老的、旧的东西从这个地方“剔除”掉——于是,许多文化古城被拆除重建,无数村落也被推平,而高楼大厦将取而代之。

很多人不禁担心,当商业写字楼取代旧时的商业古街,当新建的楼盘吞并古老的胡同巷子,人们走上街,望见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到底能不能认出这是哪座城市,分清自己置身于哪个街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最为典型的两个例子莫过于浙江嘉兴以及山东德州,这曾经是历史上相当出名的文化古城,却因为身居城市发展的版图,落得连一座古建筑的身影都没有了的“下场”。

然而,如此痛心的实例比比皆是,古老的街道被重新铺设,历史建筑转眼成了废墟,等到第二天的阳光再次照耀在此处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能称它为“古城”了。

那些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历史更迭,人情冷暖的传统民居建筑群,到底凝结了多少先人的智慧,储存了多少文化的记忆,我们不得而知。

城里的人们迷失在林立的高楼之间,而农村的人们却也在前往“迷失”的路上。作为中华几千年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除了古镇,还有古村落。因文化地域性差异而千姿百态的古城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几乎无一幸免,但是,远离城镇的古村落的命运也不容乐观。

除去在“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运动中改头换貌的部分村落外,不少村落也面临着成为“荒村”的难题。

在农业大国迈向工业大国的道路上,城市的扩张与农村的消失,几乎是相互影响且同时进行的过程。虽然农村在加速消亡,但是我们不能为了保住村落而拒绝文明的发展

因为民风民俗的传承而否定工业化的发展,也是因噎废食的表现。而且,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几乎无法保障农民的生活需求,于是,无数年轻人流向城镇,寻找生存的机会。

城市有更好的生活设施,有更高的薪水待遇,村里的人向往城市,因为这是农村的生活所没有的。

此番对比下,人人都无法抵制城市的“诱惑”,人人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他们抱着衣锦还乡的心愿离开了农村,却也直接导致了一座座村落的消失。

走了“偏道”的冯骥才

提到冯骥才,几乎是人人皆知,因为他的文章是义务教育语文课本里的常客,例如《刷子李》、《泥人张》等,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他还是个“斜杠青年”。

冯骥才于1942年生于天津,从画家走向文学创作,从文学又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他的人生经历了两次重大的转型。很多人心存疑惑,这位在文化艺术领域多才多艺的大家是怎么走了“偏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冯骥才担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依旧通过绘画和写作来支持他的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来评价他,是再合适不过了。然而,这个吃力不讨好的“道义”的由来,还得从1994年,天津老城改造说起:

天津,这个拥有六百年历史的古色古香的老城,也是冯骥才从小长大的地方,在新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却显得“破败不堪”。

天津的城市改造迫在眉睫,深爱着这座城市的冯骥才忧心忡忡,自掏腰包组织了一批相关人才,考察并拍摄了3万多张宝贵的影像资料,完成了对于这座老城“仪容仪表”的存档。

在尽可能地抢救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冯骥才心里也一直放不下政府对于“估衣街”的拆除,他希望上级保留这个“天津城最早的一条街”。

在不断的交流和据理力争中,政府答应了冯骥才——保留六座古建筑。可是,当他临时有事出差法国的那一段时间里,市委书记并没有履行他的承诺,把估衣街拆得只剩下了一座古建筑的门脸。

法国的出差经历给冯骥才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当时,法国的文化部部长在经过对于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刻考察中,不仅做到了小到汤勺,大到教堂的记录,更做到了古建筑的保留和修缮。

当回天津的冯骥才看到估衣街的景象时,不禁留下了眼泪,更坚定了其对于古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的想法。

也许是土生土长的经历,也许是在文艺创作过程中对于文化的喜爱与洞察,冯骥才急迫地认为应该投身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事业中,阻止城市发展中民间文化的消逝。

古村也同样重要

冯骥才在工作中发现,村落与其他物质或者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不同,他是多民族的体现,也是传统的人们生活生产的地方,面对村落的式微,它也同样需要保护。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是很多人都生活在古村的村寨之中。如果这些村寨消失,无数少数民族就会面临着“被汉化”的可能。

如果一个少数民族不唱他们的歌,不穿他们的衣服,没有他们的信仰,少数民族将仅仅停留在身份称呼这个层面,中国光彩夺目的民族文化瑰宝也将逐渐暗淡。

在冯骥才的努力下,老城的保护工作已经有很多人在做了,他想要对古村进行保护,但是与城市存遗不同,工作难度十分之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城已经一面,而无数古村一定要做到千姿百态。冯骥才写了很多文章,做了很多论坛,在潜移默化地唤醒人们心中的关注,而他也在等待一个机会。

2011年,冯骥才等到了——在人民大会堂开文史馆的60周年纪念会上,同温总理谈到了“古村”这个话题。当时激动的冯骥才甚至撇开了稿子,直言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我说当时汶川地震以后,您不也被大禹的故乡,禹里庄,当时沉在堰塞湖底下着急,我说中华民族何止一个大禹的故乡,我们民族千头万绪的根都在村落里边,但是村落大量的消亡。”

小结:

在冯骥才的提醒下,国家也意识到古村文化保护的紧迫性。很快,国务院落实了相关的举措,拨款100亿,古村保护计划分批次进行。而这片乡愁不仅是冯骥才的牵挂,也是他“别再祸害古村”下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换来的。